網站首頁 星座 風水 八字 相術 占卜 解夢 測試 熱門話題 生肖運勢
當前位置:人生運勢站 > 民俗 > 風土人情

什麼是侗族儺戲?侗族儺戲的現狀

欄目: 風土人情 / 發佈於: / 人氣:2.74W

侗族儺戲,傳承了各個年代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一開始是一種比較迷信的戲劇,隨着時間的流逝,儺戲在傳播中不斷地創新,最終成為頗有特色的戲曲之一。朋友們,你們是否知道侗族儺戲的資料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什麼是侗族儺戲?侗族儺戲的現狀


  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蜕變脱胎出來的戲劇形式,是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積澱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這種戲曲藝術形式,曾經一度遍佈三湘四水,省內的苗、侗、瑤、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躍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湘西稱之為儺堂戲、儺神戲、土地戲、師公子戲,湘南稱為師道戲、獅子戲、臉子戲,湘北一帶則稱為儺願戲、姜女兒戲,湘中稱為還儺願、老君戲等。

儺是古代驅疫降福、祈福禳災、消難納吉的祭禮儀式。巫儺歌舞逐步溶入了雜技、巫術等內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並與其他地方戲劇種有所借鑑與交流,甚至出現了儺、戲雜陳的局面。隨後,我省各地的巫儺活動出現了逐漸戲曲化的傾向,劇目日漸增多。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緒年間,儺戲已初步脱離了儺壇,登上了戲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儺戲還進入到熱鬧的城鎮演出。

新中國成立之後,儺戲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儺戲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還保存着這種古老的戲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活動着一些業餘的或半職業化的儺戲劇團。我省的儺戲藝人根據時代的需要,編演了一些反映社會生活的新劇目和改編整理的傳統劇目。如1955年由桃源藝人張樹生及徒弟吳志柏合演的師道戲《觀花教女》,曾參加我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津市挖掘整理的儺堂小戲《三媽土地》及大庸儺壇正戲《先鋒掃地》,參加了全省農村羣眾藝術觀摩會演。鳳凰移植改編了現代儺戲《駱四爹買牛》、《補鍋》、《打銅鑼》,大庸創作了《修茅溪壩去》、《雙輪雙鏵犁》、《新繡花》等劇目。

儺戲的演出形式很特點。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儺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分角色行當。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本質,近年亦多絲質,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較為直觀地表現出角色性格。儺戲的面具來源甚古,可以追溯至遠古先民的紋面,是紋面的再度誇張,既增加了自我獰戾與異狀變形後的神祕感,對疫鬼增加了威攝力,又給人審美感受,增添了娛人功能。

另外,儺戲的演出形式與其他戲曲不同,它與衝儺等宗教活動融為一體。儺戲的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開壇、開洞、閉壇。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開洞門後就演出儺戲劇目。迷信的鄉人遇上一病兩痛、三災六難,以為是鬼神作祟,便請求神靈庇護,並許下儺願。一旦到了還儺願的時候,還要備好香紙、法器和祭獻的用品。清末儺戲班子,邊做法事,邊演儺戲。儺戲一般在願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着神像,三面向觀眾,時空虛擬。儺戲班子裏的演員也兼法事主持,他們既能唱、又能舞,還會“判卦”、“繪符”、“唸咒”等法事技能。儺戲班多以“壇門”組合,藝人一般以作法事開始,以唱《盤洞》戲為結束。湘北一帶還儺願演出,則要經過發功曹、紮寨、請神、安位、出土地、點雄發猖、姜女團圓、勾願送神等八大法事,有關劇目就穿插其中演出,法事與演出形同一體。

在儺戲演出中,還穿插着不少巫術表演。如撈油鍋、捧熾石、過火炕、跺火磚、吞火吐火、踩刀梯等。儺戲演員多是巫師出身,劇目又多是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訣”,以及柳巾、師刀、師棍等特種道具的運用等.

儺戲的演出劇目不多,內容也較為簡單,大都與宗教和驅疫納福有關。一般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從請神的需要出發,如《扮先鋒》,是請先鋒神女來投信的;《扮開山》是請開山神逢山開路的;《扮監牲》是請監牲郎君監督祭禮時宰殺牲口的;《開洞》是請金角將軍打開桃源三洞,請出儺面具等。二是從娛神娛人的需要出發,扮演一些與請神法事無關的劇目,如《孟姜女》、《三國戲》、《梁祝》等。從總體來看,儺戲劇目可分三類:一類是正本戲,多屬巫師作法事必須唱的,如湘西的《搬開山》、《仙姑送子》,黔陽的《發功曹》、《降楊公》,沅水的《梁山土地》、《蠻八郎》,澧水的《發五猖》、《白旗仙娘》,湘南的《下馬》、《監秩》等。這類劇目宗教色彩濃,情節簡單,戴面具演出,多唱巫腔。二是儺堂小戲,在儺壇和高台均能演出。如黔陽的《打求財》,湘西的《採香》,湘南瓜《造雲樓》等。這類劇目宗教色彩淡一些,世俗及娛樂成分較重,常在法事程序中的“唱戲”部分演出,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唱腔有一定的板式變化。三是一些稱為“外台戲”的戲,如《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大盤洞》和侗儺三國戲《古城會》、《華佗賣藥》等。這類劇目戲曲化程度較高。儺戲劇目一般唱多白少,但也有一些白口戲。演出時以各地方言為主,生動樸實。這些劇目中,《孟姜女》格外受人重視。還儺願法事的高潮就是演出《孟姜女》,劇中的男女主人公姜女、範郎,被稱為勾願的神靈。戲唱完之後,沒下粧的姜女、範郎還要去向主家及觀眾“釋台”、“勾願”,以示求吉消災或表示願心已至,上神感知。因而有“姜女不到願不了,姜女一到願勾消”的諺語。

儺戲音樂比較豐富,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民間歌曲,這是儺戲音樂的基礎,包括山歌、小調、敍事歌曲、勞動歌曲等。二是民間歌舞音樂,曲調多屬分節歌體的上下句結構,段與段之間用打擊樂過渡,歌唱以一唱眾和為主。三是民間宗教音樂,多是佛曲和道曲,旋律簡單,以口語性和吟誦性為主要特徵,説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有時還在説唱中加入對唱和幫腔,台上台下應和。五是民間戲曲音樂,隨着劇目的豐富,唱腔的戲劇性增強,表現力加大,還吸收融匯了一些兄弟戲曲劇種的聲腔音樂,角色唱腔已呈雛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當唱腔和相對穩定的基本曲調。六是民間特色器樂,常用的樂器是小鑼、中鑼、鈸小釵、鼓、師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樂器。這些樂器在儺戲音樂中的地位重要,有“半台鑼鼓半台戲“之説。湘西以及沅水、澧水一帶除沅陵儺戲腔用嗩吶伴奏句尾之外,其餘大多為鑼鼓伴奏的清唱,一啟從和,氣氛熱烈,特色濃郁。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儺戲已成為我省一個頗有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初始時期那種宗教色彩已逐漸淡薄,“娛神”已成虛,“娛人”才是實。然而,如何既保持劇種特色,又擺脱昔日宗教和迷信的陰影,卻仍需不倦的探索和實踐。

Tags:儺戲 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