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星座 風水 八字 相術 占卜 解夢 測試 熱門話題 生肖運勢
當前位置:人生運勢站 > 占卜 > 周易算命

易經學習:震卦

欄目: 周易算命 / 發佈於: / 人氣:1.64W

震卦

易經學習:震卦

震卦。震上震下。

宣聖講義

震為八卦之一。六子之長。以陰初生陽。故為長男。伏羲方位與巽對。文王方位與兑對。先後天殊也。巽以陽初生陰。名長女。而兑則為少女。若在後天。震主東方木。兑主西方金。則以洛書。九宮方位為序。非如先天。本河圖天地生成數。陰陽互生。五行始成之序也。故以卦言。取先天。則與巽為主賓。在後天。則與兑為匹配。此震之用。亦如艮巽兑。有先後天之別也。周易為後天之象。故從震兑相對成用者多。而其往來卻非兑。而為艮。則以卦爻震艮原一卦。惟倒易其上下耳。反震即艮。反艮即震。如往為震。則來為艮。故周易之序。震艮相繼。傳曰震起也。艮止也。一起一止。猶一始一終。亦即一往一返。一去一歸之意。故卦始於震。終於艮。震之始。非如乾之大始。乃後天之始。即時與方之首也。艮之終。非如坤之大終。乃後天之終。即時與方之終。然震始而艮終者。氣數也。若以位言。則仍應為震與兑。兑為陰道之窮。故雷澤歸妹為女之終。是自震始至兑終之一例。蓋震一陽兩陰。陽在初。兑則兩陽一陰。陰在上。一升一降。其行全反。恰成始終之象。如行道者。自甲地始。至乙地終。往來異向。則為窮變之時。又如日行由北而南者。亦由南而北。有其極也。合之一日。朝為日出。則震也。夕為日入。則兑也。迴圈不已。終而復始。自有其度。此震兑間。為一始一終。而非必始終也。猶一歲始於春。終於冬。非果終也。冬後有春。況兑象為秋。屬西方金。而非北方水。故所謂終者。乃行之至。猶極也。震艮亦然。震為木。艮為土。蓋先後天。震位與艮同屬東北。故艮有終。始兼賅之稱。以艮坤二八易位。原可代坤永終。而後天恰居震先天之位。且與震連接。自可協震之始。此艮終始之道。合先後天者也。震一陽始於下。當時之春。象木之榮。主甲乙東方之地。帝出之方。此所以稱為始也。或謂之首焉。以六爻言。則上下相同。初四皆陽。二三與五上皆陰。成兩陽四陰之卦。與艮恰相反。即顛倒也。故所謂起與止者。皆指陽言。陽道升。自下而上為起。至上已窮為止。止者不可再升也。如欲行。惟反降耳。此震艮自相始終。恰成往來。亦象數自然如是。以義言。震動也。作也。又驚也。字從雨。乃雲之省。下為辰。雖諧聲。亦會意。以震為雷。如雷之動。亦包眾形。則陽氣泄於太空。行於雲中。其象如古囘字。故名雷。即震也。震乃雷之用。雷見必震。雷鳴必動。不獨氣之動。凡物皆隨之動。此所以能動作萬物。而皆升起也。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宣聖講義

此震卦彖辭也。震以得乾之始。故具四德之亨。亨者通也。通於一切。無不亨也。而其功用。在華茂萬物。生長而育成之。如時之春。萬物皆生。萬物皆茂。榮華暢達。莊嚴美麗。無不雍容華貴。是謂之亨。故比予人之禮儀。嘉會宴享。從容中度。和樂有節。則全其生。育其性。發其情。昭其德。以孚於天道。此亨也。而震得之。震者動也。動則易躁。然以時動。則皆中節。所謂和也。和則為亨。以其本乾元之始而亨也。震自下發。則其氣勃鬱。其行突兀。其起也。如物之挺生。其進也。如馬之奔至。是以有震之名。以其象雷之行也。雷電行於空中。倏忽飄疾。不可捉摸。氣為之也。故其動也。令有虩虩之感。言畏懼之心。自然應也。而虩虩兼有迅疾威猛之狀。如虎之伺隙而動。相機而攫。毫無疑猜。以其疾也。故曰震來虩虩。來字明其行之所自。若不震。不知其來。而來也。則覺其震。此人物鹹隨其震。而虩虩也。以震之猛。則當有其威。而由震之動。卻又成其仁。是仁而勇者。仁者其德。勇者其行。以勇言。則皆生虩虩之心。以仁言。則又有笑言啞啞之態。為久蟄者思啟。被囚者思釋。震動之力。無不欣欣焉以向榮。駸駸焉以條達。此則笑言啞啞之象也。花開如笑如解語。物之生育亦如之。啞啞者。微笑貌。以中心悦懌。而自含笑也。則震之用。能拔幽發潛。振微立懦。使各得遂其生。樂其性。適其情。成其德也。此所以佔亨之由來。但震雷之氣。因地城而有遲速。由遠近而別升沉。故震驚者。百里為度。言所聞止於百里。乃人之耳聰有限。非雷之威鳴不達。則雖見電光。而不聞其聲。目所觸者耳不至。則心知其遠。而不生虩虩之驚。此所以徒喜其動。不畏其威。可見天道好生。雷霆之威不過。雨露之澤有餘。以時而來。則畏者。轉為敬。驚者。反為安。故雖震驚。不喪匕鬯。以其無所損也。震為長男。主器之人。匕鬯不失。則保全其器。此鼎卦之用。承受其業。以成其德。則匕鬯不傷。鼎食無害。且人生貴在有養。如萬物之於雨露。物得雨露。則生育華茂。則不喪匕鬯。亦天之德。恩威並至者也。

宗主附註

震為四隅卦之首。乾坤六子之長。故稱長男。在時為春。一歲之初。在方為東。四方之始。五行為木。羣生之長。後天以震。率領羣倫。有如人間帝王。傳曰帝出乎震。此指太乙。主天地生化者。佛家謂之帝釋。即後天天界之尊。出者。言自此出行也。按九宮方位。徧歷各宮。歸還中央。而其始出必在震地。即東方也。甲乙屬木。生陽之地。陽自地生。一陽初生曰震。以其由坤三陰。變為兩陰一陽。而陽始於下。陽主升。自下始動。如物之生。自根實初芽。生機之初見也。陽自地下萌動勃起。以出於地面。如天地間春日。陽氣外泄。鳴於太空。謂之雷震。故名震。言如驚蟄後之雷。轟然一聲。萬物同振。故震者振也。振作之也。鼓動之也。由靜而動。由息而起。皆震也。一陽之德。越乎一切。本乾健之道。以自強而不息。不息則起。如人之眠後起也。起則不復靜矣。故震者有為也。帝由震行。歷於九宮。物由震動。茂於四時。人由震起。作其德業。數由震始。成其消息。故震在卦為後天之長。同日之出。當陽之興。主歲之春。率萬物而同生。成此在鼎新之餘。而必以震繼其道也。革故鼎新。是已變也。鼎峙震起。則又變焉。以靜不可久。久則反為動也。鼎者重器。器必有主。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周易之序。以震繼鼎。言鼎有所歸。必歸於世之所尊。天下之主。家庭之長。皆主器者。靜以御動。則鼎自新。作以承息。則震隨起。此動靜作息。相繼而不止。周(廴囘)而無窮也。雖鼎與革往來。震與艮往來。若不相涉。實則鼎革四陽二陰。一變而成震艮二陽四陰。怡相對待。自成迴圈。觀其爻象。即可知之。

震艮往來。實即一卦顛倒而成兩卦。震倒即艮。震陽在下。艮陽在上。以中互言。震互水山蹇。是動之難。而艮互雷水解。則止之怠。動自下上。其難可知。艮自上下。其怠易見。然震中有艮。艮中有震。則兩卦之用原相賅。可見動者宜知止。止者宜知動。此固盈虛相倚。利害相伏。天之道也。陽生而陰退。陽長而陰消。震以陽得時。故在下而能升。少而能勝。初起而強。此震為生化之長。春之象也。而以動為義。動則多變。吉凶悔吝。皆由動生。此震曰震慄。言多危懼也。物之初生。恆自奮發。本陽氣之動也。故震有奮發之義。以其勢不可遏止。故與艮正反。在先天震與巽對。巽為入。亦與震起反。震強而巽懦。震剛而巽柔。故震為長男。陽之長。巽為長女。陰之長。其情性懸殊。則其為用大異。而象物則皆為木。以後天同方相近也。木亦有剛柔之別焉。故在天象。震為雷。巽為風。已不同矣。雷行迅疾而勃起。風行舒捲而續及。是在天已巽其用。卦之象物。因爻之得時與否。陽者上升本於下。陰者下降源於上。卦皆自初爻始。此先天之義。以其變明所自也。故震為剛初動。巽為柔初成。八宮卦相對舉。如艮與兑也。惟周易則以震艮往復。巽兑往來。是與先天之序有殊耳。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彖辭之義。以震彖辭稱震亨。雖威加於眾。而恩亦至焉。物由震以蘇生。天假震以化育。此所以為亨也。震來虩虩。笑言啞啞。為全卦最要之義。即指由恐懼而生恭敬之心。以自警。因遂其生。樂其道。而有欣榮之志。以體天和。而各厚其德也。故此二句。凡三見焉。至初爻釋文。始述其義。釋彖但本彖辭序列而已。震驚百里。亦承上二句來。震驚之義略別。震者懼。驚者動。其情有輕重。故稱百里。明有遠邇之分。遠則驚。而動作以自振起。邇則震。而恐懼以自戒飭。故曰驚遠而懼邇也。如雷電發於雲中。遠則惟驚。近則必震。蓋聲威可畏。不似光耀之和平。而電者氣也。近則氣盛。遠則氣衰。故聞其轟烈之鳴。則覺天威之咫尺。雖狂夫愚婦。莫不恐懼戰慄不勝。以其近也。若但見其電。未聞其雷。光華閃然。一瞥即逝。則見之者。不過忽生驚訝之念。而非畏懼莫安之情。以其遠也。故震與驚。動與懼。由百里判之。百里內者近。百里外則遠矣。且言百里。亦包有其威嚴甚壯。雖百里亦屆之意。可見天威時布。天視式昭。天心時敏。天聽式聰。聰明正直。神德至矣。人胡不驚。物胡不震。雷鳴則雨降。電發則陽宜。此仁德之施。生化之普及。必以春夏之時致之。此震之用。天道也。時宜也。而人物鹹被其恩。而畏其威矣。不喪匕鬯者。言震驚之際。而中心不搖。恐懼之餘。而神志若一。則不以驟然之震。而失所持。不因茫然之時。而損其器。故比之祭祀重典。嘉會大禮。雖偶爾有所驚觸。仍不傷於祭器或食品。則可見其從容有度。莊敬自強。心存敬畏之思。志無紛歧之念。行守矩矱之節。形猶磐石之安。則驚而不昏。懼而不惑。動而不亂。震而不欹。且愈以自莊。常有其度。非能養之有素。習之有方者。不可得也。故平日執虛如盈。視輕若重。無時不守禮。無行不循法。則可以任大而致遠。負重而行艱。謹嚴於顛沛之間。端正於造次之地。則儼然眾之主宰。神所憑依。萬目斯瞻。四海具望。此雖不君臨天下。子撫人民。亦足以代攝朝儀。主持祭典。是以不喪匕鬯。即可以守宗廟社稷。為祭主也。祭主者。君也。震本帝出之象。而非九五之尊。故曰出。言自震以出也。又出對守言。意謂如君之出。太子留守。君王有行。世子監國之例。故用出字。實包數義。而原文亦有脱耳。就不喪匕鬯釋之。則以震本長子。主祭最宜。既主重器之鼎。即可繼承宗廟社稷之守。是雖未履尊位。已有其德。未果為君。已堪其任。故曰出。言彼出則可為人主。不然。匕鬯細物。而非重器。何以能知其可守社稷。主祭祀。則以匕鬯雖微。而關於祭享之用。小微猶慎。更可見其大事不渝。且匕者具也。鬯者物也。皆為烹鼎之需。鼎者重器。物具有失。則貽鼎鼐之羞。匕鬯不全。則戾烹調之義。是不喪匕鬯。正以見其能主重器矣。比之井卦。羸其瓶。失其繘。有乖井養者。正相對照。井以不堪大任。而廢其事。震以能謹小節。而致其功。則雖非乾。而可代乾。以主宗廟社稷矣。鼎以折足而覆公餗。震以保全匕鬯而主祭事。亦自相反。惟震因恐而自慎。由動而自強。慎則有乾惕之心。強則孚行健之道。此所以稱其可守宗廟而主祭事。傳曰主器莫如長子。即以震能繼鼎。而竟其養民之道。新民之功。故釋彖文。特明述其用甚大。非徒震驚也。而祭主享宴。恰本亨字來。亨即享。亦即烹字。乾嘉會足以合禮。亨之用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宣聖講義

此震卦象辭也。震六爻卦。上震下震。如離坎然。故在原卦兩陰一陽。合成四陰兩陽。而上下相應。初與四皆陽。二與五。三與上。皆陰。則陽自下始。至四爻後。相接而起。遂如波浪。一起一落。落而後起。與坎卦象正同。坎下卦九二。上卦九五。兩陽相應。仲介兩陰。亦如水波之前後相接。中間自落。如片段然。故坎卦象曰水洊至。而震卦象曰洊雷。原卦震為雷。雷之行於雲中。亦猶波之行於水面。雷者陽氣。而云則陰。波者動浪。而水本靜。靜生動。則波成。陽出陰。則雷震。此雷之行。如水波之相接。自成推衍之勢。起落之情。故曰洊。洊又重也。再也。前已見。而後復見也。或謂之疊。一片一片相壓而不斷也。雷以電名。雷之發也。有光有聲。光行若龍蛇之飛逝。而聲度於空中。則以氣有強弱。去有厚薄。道有遠近。或有崇山峻峯之隔絕。或以巨風疾雨之攪阻。則聞者若斷若續。時宏時細。遂如水波。自成低昂之象。揚抑之形。此一起一落。非果起落。而人以為起落耳。但卦象由兩陽爻。重疊接續。乃稱為洊。洊則非一度也。如雷之鳴。時相轟響。鉅細不一。亦洊也。以其鳴。決非一響即止者。縱耳不聞。目猶見其光。則己遠矣。因其重疊接續。故卦亦以上下兩震象之。此所以稱洊雷震。言震上震下。與他卦由兩不同卦合成者有殊。如離曰明兩作離。艮曰兼山艮。巽曰隨風巽。兑曰麗澤兑。皆揭示上下同卦之意。而坎之水洊至習坎。則尤與震類。正以雷行與水行最似也。震以洊至。則威嚴愈壯。如發爆然。連珠不絕。勢最驚人。以其聲之震也。可見天之怒威。人以雷比天之怒。謂其蓄之久。而發之驟。鬱之甚。而宜之疾。則猶人之憤怒。而宜其威。忿恨而吐其鬱。自有可畏之情。當懼之勢。故由雷之疊鳴。君子遂有恐懼之心。而增修省之念。此人道之震。亦與天相應者也。畏威而自戒慎。知怒而自反省。君子成德之士。實以此為其道焉。有過則懼罰。有罪則畏誅。行惡則有疚於心。念妄則多餒其氣。此常人之情。而君子則否。為其不待罰而自改其過。不犯誅而已逭於罪。無惡行則心自坦舒。而少內疚。少妄念則氣自充沛。而不中餒。故曰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一夕之患。為其克時時恐懼修省也。

恐懼者。如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以天之威。神之德。時自警惕。而飭其行。敬其事。止於至善。則喜怒哀樂不害於性。中和位育。永契於天。蓋本乾九三朝乾夕惕之道也。修省者。克己復禮。反身而誠。即大學誠正修身之道。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修身踐言。內省不疚。則無過不及。惟中惟一。以同於天道。亦本乾自強不息之教也。故因聞雷而驚畏。而悔改者。常人之行。因讀震卦象。而恐懼。而修省者。君子之行。此則坤履霜而知堅冰之至。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之謂也。智周於萬物而不遺。行合於天地而無過。則不待象之着。而明其必然。不因機之熟。而預為之備。故君子綽綽然有餘裕矣。夫震天道也。而人道則重在戒懼反省。不畏其已宣之威。而懷其未至之刑。不貪其已昭之澤。而育其未明之德。是以洊雷震。而先恐懼修省。人道既盡。天道不違。則順以致之。皆位育之功。大以化之。即中和之德。此則乾所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者也。利貞之行。即自恐懼修省始。性命之正。太和之保。亦自恐懼修省成。而必以變化徵之。為雷震者。天之變也。易之震卦。鼎革之變也。變則可以徵矣。常人但知其常。不察其變。故不知恐懼修省。以天也何與於人。惟欣榮於春和。而忘夫秋冬之殘酷。雖幸生於暖日。而忽於蟄藏之枯寂。皆昧於震。不明變化之數。不解性命之正。遂無以保合太和。成其利貞。斯不克以人順天。以德達道。故象辭特揭恐懼修省以為誠焉。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宣聖講義

此震初九爻辭也。初九在下。為剛爻。原乾潛龍勿用之地。而在震。則屬主爻。以震陽出於陰。初九一陽。恰所自出之位。坤初化乾。一索得男。如母初育子。其子之所秉承者。大父之氣。即乾之初。故震以初九為主。猶坎以九二為主也。然主爻乃卦用之始。卦德之原。而非卦位之正。正位仍在九五也。陰卦以巽為初得陰。其主位亦在初爻。故名長女。與震先天相對。在後天則震艮往來。震兑對反。此其巽也。震初九既為全卦主爻。大用所寄。故爻辭與彖大同。彖所稱全體之用。實於初爻見之。震來虩虩二語。一卦中凡四見。而彖辭着其綱。爻辭述其目。而釋彖文與釋爻象文。則不過申其意義而已。原本以爻釋文。錯於彖釋文中。乃成重出之訛。後人遂有所疑。不知初九之辭。多一後字。乃與彖異。彖概一卦始終。故無先後之別。爻為一卦之始。故加後字。明其有先後之分也。初九之象。誠如震全卦之象。以剛動於下。初為其主。其餘二爻皆柔。合之上卦。則初四相同。皆為動作之始。亦即陽之初振也。故震來虩虩。仍抱怨懼不寧之情。如聞雷鳴而驚也。惟恐懼之後。又感雨澤之沛施。震驚之餘。且喜陽和之普及。是初雖虩虩。而後則笑言也。後字稱初爻以後。或指震驚之後。非同時者。同時且懼且樂。是狂惑也。故用後字。明為先恐後喜。如同人之先號咷而後笑也。啞啞。言笑不已。心中欣悦可知。心悦而誠服。則恩不滅其威。義不滅其仁。仁義備至。恩威並施。此天地生成之德。化育之功。故佔吉。言其孚天行也。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初爻在下。地卑而時未至。原當勿用之爻。而以震志於升騰。秉陽剛之德。作飛越之思。自易乾躁妄之咎。而以佔吉者。實由初爻能本震驚之義。存恐懼之心。戒其躁妄。抑其剛愎。而不特免咎。且獲吉占。所以謂之恐致福也。福禍相對。恐懼足以致福。即言驕狂足以招禍。聖賢君子。莫不謹其言。慎其行。象曰恐懼修省。明震動之際。最宜戒慎之時。設涉於躁妄。而恃其剛強。偶存驕矜。而挾其盛氣。是將以賈禍耳。奚望於成震之大用哉。故德益昭。則心益下。力益振。則情益卑。以志於平。方免於過。乾行健。以自強不息。而必先有朝乾夕惕若厲之思。況初九在下位。而非盛時者乎。故以震動而生虩虩之心。因震驚而發恐懼之念。始克招致福利。不幹於咎戾也。笑言啞啞。正由恐致福來。故爻辭有後字。不獨以時有先後。行亦有前後也。前進而後退。不爭先。謂之後。本其欲進之志。發於必進之時。而能自警惕以讓人。是後也。後雖非志士所許。而宜後。則後為得。震驚之際。危懼之情。戰兢自持。從容中道。庶能無過。而有法度。故其後也。有威可象。有儀可法。是虛己下人。卑以自牧者。猶乾九四之躍淵。與初九之下也相應。乾之道。震所則也。故震九四稱墜泥。亦即乾躍淵之意。而初九之後。亦即乾下也之行。高者貴自下。前行貴知後。即尊者自抑。進者知退。以震艮往來。反震即艮。震起艮止。故用相應。震動易乾急進之嫌。艮止則防顛仆之辱。此後有則。猶師艮知止之意。故孚吉占。本爻主動起之始。而人道未起思止。未動思靜。為防其過。而悖中和。故曰後有則。即其後可以為法也。因恐致福。以後有則。皆戒於躁妄。篤於戒懼之道。震以剛出柔。其氣陵厲無前。其志剛強不折。故君子以恐懼御其剛強。以退後卻其陵厲。此人道之微。非哲人知幾者不能及之。故有威可畏。則人不敢行於惡。有善可法。則人不忍徇其私。震者時動。而位先自下。前行而義先自後。故以其德。乃成其用。此雖先虩虩。而其後則啞啞。先戒懼。而其終則獲福利。君子無求福之念。自利之行。而其成則致福有利。以其克如象辭恐懼修省也。所謂反身而誠。克己復禮之道。於平日固要。於震動之際。尤為所重。則以動起之時。最貴得防閒之道。吉凶悔吝生於動。動而不慎。何能免於兇禍哉。柔以御剛。退以為進。斯孚於道。斯可為利。學者識之。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宣聖講義

此震六二爻辭也。六二內卦正位。與六五應。而屬坤主位。秉安貞之德。善順承之行。而震為坤得乾陽剛之志。發於柔靜之位。故有震動之情。而生危厲之戒。厲即乾九三若厲之義。以危害之勢。而懷磨礪之心。作勉勵之想。自可免於咎戾也。六二之來厲。不獨承乾之誡。且有戒懼之情。則以震驚先生恐懼。而必戒慎也。又自六二至六五。中互水山蹇。與艮卦中互雷水解者。恰相反。故艮以知止而解難。震以進取而多蹇。六二為蹇之始。故辭稱來厲。言六二之震。已非初九之徒虩虩也。初九虩虩。因恐致福。剛之道也。六二來厲。因危遇蹇。險之災也。故曰億喪貝。億猶論語億則屢中。及不億不信。億字一義。俗或作臆。古本與意字通用。心意中所億度也。猶忖度之意。測於未至。擬於未來。曰億。以六二初逢蹇難。豫度所至。必有所失。喪即失也。喪與得反。喪貝與損益卦十朋之龜。其得失相對。以損益有得失。而以得者言。震六二則徒虞其失。故以喪貝稱。貝古之幣。即今之財寶銀錢貨幣之屬。為貴重之品。有利用之功。而忽虞其喪。可見其危厲非虛言也。然震有恐懼之心。當戒慎之際。則雖虞其失。非果失也。即失亦猶有復得之望。則以恐致福。雖暫失終無害。故曰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謂以柔乘剛。以卑履高。由下而上達。而失者終得之。勿逐七日得者。明其克本震動飛揚之用。發奮振作之行。不以畏而怯。不以恐而餒。則初虛者終必實。暫失者仍可得也。既可得。則勿逐。言不必追求也。得失不足念。追求徒自擾。且以柔乘剛之時。屈為伸之道。要在得中行也。二本中位。而介於初四兩剛之間。雖互蹇。而其往來為解。是往之蹇。來則解矣。去之難。復則得矣。七日者。復之數。地雷復所謂七日來複。天之道也。數皆七日為期。失者復得。去者復返。亦以七日。此六二之佔。雖初危而後安。雖先難而後獲。初則恐懼。以多憂慮。終則安貞。以免咎戾。故爻辭稱其躋於九陵。明其由幽暗而升於高明。自俶擾以達於康坦。皆本剛德以堅其心。依柔行以固其守。即以利貞成其元亨之道。不外於坤順承乾志而已。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六二柔爻柔位。而下為初九。剛爻剛位。其應六五亦柔。而下有九四亦剛。皆以柔在剛上。故成乘剛之象。乘剛則易涉於險。如履冰。如臨淵。其危可知。故爻稱震來厲。明其行之未平。履之未安。故有億喪貝之佔。憂虞之感。不能自已。皆由其乘剛來。又剛與柔未能協。中位所貴。在得中和。今二五皆柔。是無所協。而憑於初四之剛。乃不得中和之道。其危慮實多。不過以六二本坤之道。安貞之德。順承之心。雖乘剛而無自大之思。雖履危而有修省之道。終以恐致福。因危轉安。有守則利於行。能順則免於咎。故能高明柔克。卒有躋於九陵之佔。而所喪者。勿逐。七日復得。貝非動物。而曰勿逐。則以逐字作追逐講。言毋尋究也。億於事先。而得之有期。則所喪。非意外之失。故毋庸尋究也。蓋震本振作之用。有勇進之思。懷恐懼之情。明反省之義。是能知難而不害其進。有阻而不礙其升。故因其危。轉足勖其上達之志。虞其失。轉可戒其幸得之貪。是則柔勝之道。使上下致於中和。威嚴之施。躋卑暗底於明遠。仍是震一陽出坤之初志也。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宣聖講義

此震六三爻辭也。六三下卦之終。中爻之始。而以三畫卦言。即震終爻。與上應。皆為震行至極之位。震者氣也。氣行有始終。起為其始。止為其終。氣至終極。不復進。必再起而後再進。此六畫卦之震。應為兩起兩落。如水波之前後相接。故象曰洊雷。而六三當其初落之地。其氣就衰。其行已緩。其威漸減。其力亦微。故雖震動。而其勢蘇蘇然。不若前之密接而驟發。突兀而轟隆也。故曰蘇蘇。言如蘇菜之疏落也。又蘇者醒也。生也。如物之生。如人之醒。其情懶懶然。其像依依然。不甚堅拔之意。蘇者菜類。亦入藥。草本而獨生。非如荊楚之為灌木也。長不過數尺。而氣味芬芳。食之令人清醒。故名蘇。亦治暑病。或風寒濕之疾。均取其疏散宜通。祛逐邪氣。舒暢脈絡。使人爽然清快。六三之象亦如之。震動而不甚猛。震驚而猶舒徐。蘇蘇落落。似斷似續。休休整整。若列若亂。是氣已弱。跡已混。而其功用。在能清醒人而振作之。條暢之。不威而和。不疾而趨。行乎太虛。神德自昭。此則有異於虩虩者矣。蓋震之極。則變為巽。雷之末。則易為風。風行草上。則蘇蘇然如偃。雷雨之行。必挾以風。風雨潤物。亦蘇蘇然若刷。故蘇字包有蘇生之義。又兼酥字之用。輕暢滑潤之謂也。以震且行而無過。故佔無眚。眚過也。在行曰過。在德曰眚。故成災曰眚。以其過也。天雷無妄。亦以其過否別眚之有無。與震之行相證。皆以雷震為言。雷震之過。則為震災。如地震亦為災。皆氣之甚始有之。若氣已平。雖震無眚。在天為不成災。在人為無失德。是六三之用。雖不當位。以其介於中間。與九四剛柔相協。雖類於未濟。而就六三言。則反得其調協也。故佔無眚。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六三居中爻之始。而柔履剛。與九四成背道之象。遂如未濟。陽反在上。剛反遠柔。示相離攜。而難調協。故震而見蘇蘇之情。是其位之不相當也。相當猶相宜。即合適也。匹配也。俗稱婚姻匹配曰門當户對。此不當二字。猶不匹配之意。以六三九四。雖一剛一柔。若相匹敵。而內柔外剛。陽升陰降。互失其位。乃成不當之勢。震本剛德。進而阻於柔。其氣已衰。則蘇蘇不復振拔。非震之咎。位之失也。位以地域所限。行而不達。止而不守。乃乖中和之用。而戾協濟之情。此不當與各卦指非正位者微殊。六三原非正位也。而中爻之正。必依既濟九三六四。方孚匹配之義。而得時地之宜。今震六三九四。反易其位。皆不相當。故九四稱未光。亦與六三同有惋惜之意。以柔履剛為不當。是不克守也。以剛加柔為未光。是不克進也。守既不能。進又不可。徘徊中道。四顧何之。惝恍半途。孑身奚託。則有震起之志。而乏直上之謀。秉振作之心。而少安全之策。是人道已失。為天道之所忌也。天道忌盈。盈則易滿。滿則易驕。驕則易顛。顛則易墜。故六三之無眚。循至九四。遂為墜泥。求高反降。求進反卻。則戾震起之義。而反就於艮止之為得矣。以中互蹇卦。六三九四六五為坎險之地。而九四正在陷中。自六二六三至九四。則為艮卦。知難則止。庶免於不當之咎。見險則惕。庶無陷墜泥之災。善用震者。應先識之。

九四。震墜泥。

宣聖講義

此震九四爻辭也。原文誤隊為遂。古字隊墜通用。隊即墜也。而訛作遂。以阜旁訛為辵。古亦作墜。凡從辵之字。本多作阜。從阜之字。亦多作土。皆取地土之義。如從邑部者。亦多通作阜或土旁。以阝左與阝右原近似。而邑阜又皆土也。九四為外卦之始。以剛履柔。與六三同屬中爻。中互當艮之上。坎之中。是一高一卑。一崇一陷之地。故爻辭稱震墜泥。言自震動以上。而又墜落及泥也。九四本乾九四所出。乾曰或躍在淵。亦從高下躍。由上下墜之象。而純乾皆剛。其升近天。其墜及淵。皆上下至極。如詩云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一升一降。一飛一潛。上下往來。迴圈終始。升降高卑。周流無已。以乾為天。而天水一色。河圖始生水也。故升則天。降則淵。氣行自至。數極自復。震出於坤。化於乾。亦與乾同用。而介於兩陰。故與乾九四微異。乾曰淵。震曰泥。淵則至深。泥僅及水。則與需之需於泥沙相類。以介於陰陽之際。在於水陸之間。非水而近水。屬陸而非陸。以含有水濕之陸地。必水澤之濱。窪下之地。恰孚於坎陷之義也。艮山之窮。窮則變而下墜。坎水之中。中則陷於泥沙。故曰墜泥。以震自下上。至九四。忽墜就窪下之泥。則剛加柔。升反降矣。剛行志上。而柔位不能順之。前進有險。而中道突被所陷。則以九四居六三六五間也。兩陰一陽。陷而難出。雖與初九應。而仍躑躅泥中。稱泥者。正以其泥阻不易拔脱。濡滯不能急起也。震起而遇坎陷。乃有此辭。則迅奮之氣。留於污泥之中。振作之心。阻於窪濕之域。是行之不利也。其變於艮而知止。則非前之崇高。其類未濟而相峙。則莫竟其進取。此九四之用。非震之本志也。而陽剛初發。情性難馴。苟戾戒懼之懷。即有墜落之害。此爻辭不及吉凶。但着其象。俾佔者知其不可強進而思退;不能遽行而先止。則庶免墜泥之患。卒成振拔之功耳。

象曰。震墜泥。未光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未光。指前途暗淡。不見光明之意。坎離相反。離為光明。震而用坎。是陷於泥潦之中。卑窪之內。自無光明之德。而震性躁急。泥性濡滯。兩者相違。既無光明。亦難光大。雖九四本乾健自強不息。而坎險以間之。剛而不能自柔。則反為柔所苦。此未光者。時位使然。與六三之不當。又有甚焉。故六三無眚。而九四則吉凶莫卜。以柔道勝者。雖不利。猶可免害。以剛道過者。苟失利。則禍隨之。故墜泥。亦有遂陷之意。言由此遂為泥所陷。不得出也。辭由象成。震九四乃坎之中爻。故險阻艱難。如入陷阱。不易拔脱。釋為未光。猶惜其勇進之志。而慨其多難之遇耳。

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

宣聖講義

此震六五爻辭也。六五居上卦中位。亦全卦正位。而為柔履剛。有乖於九五之德。以震之用。本於陽剛升進之義。今遇陰柔。則成退止之象。是以爻辭稱其往來。猶進退也。行止也。震本前往。而六五柔道。反為來。與蹇卦之稱往來同義。以中互至五爻為極。則前之往者。今為來矣。往為向前。來則退後。而以爻用言。以震動往者。則其來為危厲。厲即乾卦九三之厲。為危害兼勵與礪之義。因危知懼。由懼而自勵自礪。則孚於乾惕之道。而免於害。故六五以震往來厲。(原稿此處脱落一頁)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無喪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六五之震。與六二類似。六二下卦中爻。六五則上卦中爻。若以三畫原卦言。六五即六二。固無異也。而合成六畫卦。則六五有殊於六二。此象稱洊雷。言如雷之疊鳴。前後既分。盛衰自別。故二五爻各不同。六二億喪貝。六五則億無喪。是其明證。億出於心。二五中位。如人心意。而下上有應。則猶心腎也。智慮所發。志氣所生。皆心腎所司。中互坎腎也。為心之源。知識之本。精神之舍。故有所感覺。必因於心。心之所測。是謂之億。而六五之稱厲者。心所謂危。非果危也。以震往者。動於躁疾。則危害至焉。故曰來厲。言其為因果也。如無往之躁疾。則免於來之危害。此得喪由所行卜之。故釋文曰危行也。言行危而在意中。設不戒慎恐懼。必受其害。非六五之咎。乃行之未安。動作之未審。遂有厲焉。然以得正位。易就於中道。則仍有所作為。此爻辭稱有事也。而不偏不激。不過亦無不及。則孚於中和。保其中正之德。此所以終無所失。釋文以其事在中。大無喪也。明所作為永在中行之內。不幹意外之危。故克無喪。中字包一切。凡不過不私。從容中道。無偏無頗。致夫中和者。皆在中也。由德着之。德以位明。行以德顯。既在中位。自昭中德。故曰大無喪。大者讚美之辭。如大哉之意。古稱事物至極者為大。即太也。極也。如春秋傳之例。言其無以復加。而為萬行所法也。以德中而位正。則其無喪。豈非至大者乎。蓋六五既以危行稱。而其後乃無所喪。其行之至善可知。作為之至宜可見。此無喪之佔。誠可貴矣。洵難能矣。以六五剛位而柔行。震起而艮止。兼戒懼之念。懷振作之心。而永執厥中。不戾其正。克如其分。不出其位。此聖智之所為。故較六二之喪而復得者為優。震本勇往直前。而心則驚遠懼邇。氣原振動勃起。而行則綿密舒徐。乘時以致功。守位以明德。順天以達道。體柔以無過。故健順適於中道。進退依於事宜。六五主持之。乃有此危行而無喪之佔辭也。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徵兇。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宣聖講義

此震上六爻辭也。震至六五。大用已極。若至上六則窮。窮則變。上六與六三同。皆震之終。而六畫卦則上六為大終。以全卦之盡也。由震動言。氣行且盡。功亦漸盡。故六三曰蘇蘇。上六曰索索。索索猶蘇蘇。而又甚焉。謂氣勢索然。以盡又如繩索。逶迤拖曳。本強末弱。終則委地。不復振作。故曰索索。兼有蕭索之意。蕭蕭索索。皆蕭條寂莫。離亂閒散之象。有如秋冬霜雪既降。草木萎謝。萬物衰敗。景況凋殘。則生氣索然。動機凝滯。陽之消也。震以陽動。而上六為重陰。剛拼於柔。衰以代盛。繁華消歇。零落蕭疏。則索索焉。不可復振。而震者氣之進。力之伸。雷電之威。震驚百里。而氣有時竭。力有時羸。氣竭則不復張。力羸則下(疑為不字)可續。故索索者。震之盡也。有聲不聞。有光不見。聲近而光遠。聞短而視長。其本已不充。所被者亦不足。則雖有光。亦不過如流星。如熠燿。如漁火。如微燈。一閃即亡。偶明又滅。則縱有視。亦惟矍矍而已。矍字上兩目。下為只。目雖雙而用則半。示其為半明半滅之象。又矍矍驚視貌。如火澤睽目睛不正。視物不清。則有見如無。暫覩忽隱。非明顯之物。當匆遽之間。偶有所矚。而矍矍然如睽之視。多幻變之象。戾乎正見。不辦其真妄矣。以聲之將竭。則索索焉而震。以光之將滅。則矍矍焉而視。皆本爻象之用。明震之不復進矣。不震不進。則不利於行。故佔徵兇。以其戾於動起之道。強為進取之圖。則其兇可知。物窮則變。數極則改。震起之變則為艮止。振作之改。則為休息。此徵兇悖夫時地之宜。違於天人之道耳。然始有終。本有末。強弱雖異。體用不殊。故雖窮而猶震。雖兇而仍作。則所震者。非其本身。而屬諸鄰。此則以遠近異方。我之遠。不若鄰之近。此之窮。不若彼之續。則震固未自已。而惟於其鄰受之。躬之與鄰。亦猶主與賓。主之利。或即賓之害。鄰之震驚。或反為躬之安和。斯則時位為之。以卦言。則六三當之。六三之無眚。亦以眚在上六也。而以震兑後天卦位言。則鄰者指兑。震東兑西。震木兑金。相匹敵也。故比諸鄰。又艮兑相對。震反為艮。亦取兑之用。是震之鄰。即兑也。而先天則屬巽。巽為長女。如姊娣。且同屬木。異剛柔。震主躁進。巽則順其行以進退。是亦猶鄰也。因震在鄰。故佔無咎。而剛反近柔。男以下女。無論為巽為兑。皆有婚媾之緣。而周易主後天。仍取兑卦。故曰有言。以兑主口舌也。且自六二反接初九成艮。艮兑為匹。故曰婚媾有言。蓋如澤山鹹也。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兇無咎。畏鄰戒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上六震之盡。氣已竭。用已窮。則中無所得。而有索索之情。索又求也。搜求曰索。以視之無見。聽之無聞。搜索其中。而無得也。中字兼指中爻。以上六六三兩柔相應。柔道空虛而不實。故曰未得。又以上六窮極。不得中行。亦曰中未得。換言之。即未得中也。六五為得中。故無喪。上六未得中。故徵兇。以易偏激。而忘戒懼也。然上六重柔。本非震之大用所重。震用在初九九四也。其他四爻皆柔。皆不足當震之用。而二五得中。尚足以成震之道。故六二喪貝復得。六五無喪。以位正而行中道也。若六三上六。則失中。柔而失中。何震之為。而上六尤甚。以其窮極也。然柔道之偏。不似剛道之過。故雖兇。而免於咎。為其鑑於鄰之震恐。而自戒懼耳。鄰當其震。我慎其守。鄰佔其兇。我免其咎。故曰畏鄰戒也。畏與戒應。因畏而戒。乃不受其眚。一則因畏在鄰。而自戒備。一則畏鄰之累。而豫戒備。皆免咎之道。震本於陽。上六陰爻。故不直受其震。而失中行。則仍易受其累。則以洊雷如波之相及也。果知其將及。而先戒慎。防其波及。而早戒備。自無兇咎之患。故索索矍矍。為警人知戒懼也。彖所謂驚遠懼邇。遠即指鄰。邇即指其躬。此百里震威。感受有別。而善於戒懼者。即篤於恐懼修省之君子。故畏威不必及身。懷德不必以遠。天無私。道不偏。則有聞固自驚。有見亦自省。不得以其震未及躬而忽之也。

宗主附註

艮震往來。皆四陰兩陽爻卦。而非匹對。以先天震長男。艮少男。皆陽卦也。若就八卦方位言。則先天震對巽。即長男對長女。合之成恆與益。恆為夫婦之本。人倫之始。尤足明乾坤交合之用。後天則震對兑。即長男對少女。亦如震巽。以陰對陽。而上下易位。故周易以震兑分主東西方位。合之則成歸妹與隨。而歸妹為男遣嫁女。兄遣送妹。為姊弟分離。婚姻初結。本乎天地合德。生化位育之功。而為人事之要。人生之源。亦如鹹恆之為人道本始也。不過鹹恆示先天之匹偶。為男女夫婦之所諧。而歸妹則示婚媾之相聯。親戚骨肉之好合。又在鹹恆之次也。傳稱歸妹女之終也。明女子必有所歸。歸於夫。則終其身。而不二姓。女子從一而終。為貞德之所着。故歸妹雖為男送女。實即女歸男。言由兄之嫁妹。成為歸之從夫。是夫婦之倫。必在兄弟之次。兄弟同出。以天性之合。夫婦異姓。以情義之諧。此人倫有所別也。然恆明夫妻之道。歸妹明夫婦之情。皆以震主持之。震巽合則為恆。震兑合則為歸妹。而震一也。其地位不一。恆之震。夫也。歸妹之震。兄也。皆男先女。而其待女之誼有殊。故易下經以恆始。八宮以歸妹終。終始皆人倫之本。男女分合之緣。皆關於婚姻之事。不問為嫁或娶也。不問為遣女或納妻也。皆必以震主之。明長子代父。為家之督。姓之尊。族之宗也。故震之上六。特以婚媾有言。明其用焉。婚媾者男女婚配遇合也。以震先天對巽。後天對兑。皆男與女合。皆婚媾之事。而必本於交互相調協也。故曰震不於其躬。於其鄰。明所繫在外。如婚媾必合異姓也。鄰與族異。近者曰鄰。親者曰族。故同出者為族。異姓者為鄰。以其雖不同姓。而居相比近也。近則易諧。疏而近者。婚姻之所肇也。詩曰。洽比其鄰。婚姻孔雲。與上六辭一義。婚姻有言。即婚姻孔雲。雲言也。而以兼兑之用。又包言説之情。謂有言。猶有所訛議。有所辨別。則兑為口舌之司。尚口乃窮。今已處窮位。而尚口説。能無爭議哉。故釋曰畏鄰戒也。言非只畏鄰之震而戒備。實兼有人言可畏微意。以比鄰之口。是非之言。最為可畏。較雷震之驚懼或且遇之。恐於震者。為畏天命。戒於鄰者。為畏人言。皆自警惕。自戒慎。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之訓。此仍遵象辭君子恐懼修省之義來。前後始終。無不以人道合天道。敬天命。畏天威。而期於言寡尤。行寡悔。此本乾惕之誡。更引申之。明震原出於乾耳。

熱門搜索
夢見噴血 名字名字 做夢別人抱着一條大魚意味着什麼 男生生肖牛和女生生肖牛 做夢和好友結婚意味着什麼 夢見男同房時來月經是什麼意思 夢到黑色的大蛇把我吃了好不好 夢到男同學強吻我好不好 夢到死去的奶奶叫我名字好不好 打工仔 夢到鱷魚咬自己 做夢兩頭大象交配意味着什麼 做夢汽車輪胎爆了意味着什麼 夢到三隻蜈蚣要死了好不好 做夢他鄉遇好友意味着什麼 夢到老領導給我屬像牌好不好 用茗字 做夢男屍堵住廁所意味着什麼 吃翔 夢見女兒穿黃衣是什麼意思 做夢被人惡詐意味着什麼 夢見插白色插頭是什麼意思 夢到分糖給別人吃好不好 夢見自己弄碎綠色玻璃是什麼意思 做夢為他人付賬意味着什麼 武廟 做夢大黑狗進卧室意味着什麼 夢見貓懷孕生孩子是什麼意思 夢到父親被蛇咬好不好 夢到死去的親人投胎 鮮紅色 夢到我坐在我未婚妻的車裏好不好 夢見自己喜歡過的男生是什麼意思 夢見馬給自己帶路是什麼意思 解夢和老婆第二次結婚好不好 做夢和黑人做愛意味着什麼 開車掉水裏 包拯 做夢自己嘴裏不斷吐出蟲子意味着什麼 做夢妹妹懷孕了大着肚子意味着什麼 棺屍 夢到親了自己喜歡的人好不好 做夢扣自己摳鼻屎意味着什麼 蕩姓 做夢一條聽話的青蛇意味着什麼 夢見自己從高處掉下去是什麼意思 夢見幾個綠綠的豆角是什麼意思 夢見兩個幼兒男的尿尿了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