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星座 風水 八字 相術 占卜 解夢 測試 熱門話題 生肖運勢
當前位置:人生運勢站 > 民俗 > 風土人情

壯族文化有哪些_詳解壯族文化資料

欄目: 風土人情 / 發佈於: / 人氣:1.66W

壯族大都是比較潮濕的生活,所以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大都是在屋裏的火塘中進行,而且他們大都是依靠水邊聚集,那麼壯族的民族文化都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愛唱山歌的少數民族吧。

壯族文化有哪些_詳解壯族文化資料

  壯族傳統文化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佈在廣東、湖南、貴州等省。壯族不僅人口眾多,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

古代壯族的都老制
都老制,亦稱村老制或寨老制。它是壯族先民進入父系氏族公社後,祖祖輩輩奉行,一直到1949年前夕還較完整地保存下來的一種村民自我管理制度。首先由壯族村寨的民眾民主選舉產生“都老”,再由“都老”行使自己的職權,維護壯族村寨的秩序和村民的權益的一種村寨制度。“都老”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上了年紀的男性;辦事公道,作風正派,肯為羣眾服務,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魄力;有羣眾基礎等等。如果喪失了這些條件,隨時都可以被撤換,如果能夠保持這些條件,也可以終身任此職務。

壯族文學
《布洛陀經詩》
《布洛陀經詩》是壯族巫教的經文,它唱誦壯族祖神布洛陀創造天地萬物,規範人間倫理道德,啟迪人們祈禱還願消災祛邪,追求幸福生活。這部經詩貫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識。《布洛陀經詩》各篇都可以獨立成篇。因其相當多的內容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可以説是壯族的創世史詩;因其唱詞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時喃唱的,故又可以説是壯族宗教文學。

《布洛陀》以詩的語言和形式,生動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陽、造日月星辰、造火、造穀米、造牛等的“造化”過程,告訴人們天地日月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各種農作物和牲畜的來歷,以及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等。這部史詩滿腔熱情地歌頌了壯族祖先布洛陀這個半神半人的祖先創造人類自然的偉大功績,全詩長達萬行,自古以來以口頭方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一帶傳承。

《布伯》神話
《布伯》主要講述英雄布伯同天上雷王作鬥爭的故事:英雄布伯,為拯救人類免遭旱災,同天上雷王相爭,最後智勝雷王,將之囚禁在穀倉裏。雷王雖被迫應承降雨,但趁布伯外出之機,從布伯的兒女伏依兄妹的手中騙取了餵豬水,喝後力氣大增,踢壞穀倉,逃回天界,並對人間施加報復,掘開天池,降下洪水,企圖一舉淹盡天下人。當洪水漲滿天空時,雷王打開天門,正遇布伯手持利劍,騎着漂在水面上的舂杵,向天門游來。雷王慌忙執斧應戰,布伯揮劍砍斷了雷王一條腿,劈下了雷王的上嘴脣(從而便傳説雷王獨腳,嘴如雞喙)。不料,雷王的兄弟龍王變作一條臘錐魚,用魚鰭鋸斷了布伯的舂杵,致使布伯落水犧牲,一顆紅心飛上天空,成為啟明星。此時,天下人已盡死於洪水,唯有伏依兄妹坐在大葫蘆裏,得以保全性命。他們經烏龜、竹子、煙火説合,結成夫妻。後來生下一肉團,以為是妖怪,便用刀剁碎,灑在大地上,從此到處又有了人煙。

語言文字
壯語是中國的大語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約2000萬以上(包括布依語、岱-儂語)。壯語屬於台-加岱語系侗台語族(壯侗語族)台語支(壯傣語支),與泰國語、老撾語、傣族語、撣族語等語言有着十分密切的親緣關係,國外有學者將壯語稱為“北泰”語。壯語北部方言和布依語均屬於台語支北部組,壯語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儂語都屬於台語支中部組。另外,泰語、老語、傣語、撣語等組成了台語支西南組。

壯語在壯族聚居的鄉村地區和部分城鎮仍普遍使用,但壯文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有普及;現在散居於部分縣城和城市的部分壯族人改以漢語為日常語文,不過城鎮壯族在壯族總人口當中比例不大,總體上以壯語為母語的壯族人仍然佔壯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壯族年輕人學會了熟練使用漢語文,成為壯漢雙語人口。人民幣上印有用壯語文字書寫的銀行名稱和麪額。

壯醫藥
壯醫藥於先秦時期開始草創萌芽,經過漢魏六朝的發展,約略於唐宋之際,已大抵形成了草藥內服、外洗、薰蒸、敷貼、佩藥、骨刮、角療、灸法、挑針、金針等10多種內涵的壯醫多層次結構,並逐步具有理論的雛型。

壯錦
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據傳約起源於宋代。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粗而無拈的真絲作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反面形成對稱花紋,並將地組織完全覆蓋,增加織物厚度。其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多為菱形幾何圖案,結構嚴謹而富於變化,具有濃豔粗獷的藝術風格。用於製做衣裙、巾被、揹包、枱布等。主要產地分佈於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傳統沿用的紋樣主要有二龍戲珠、回紋、水紋、雲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近年來又出現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團結”等80多種新圖案,富有民族風格。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壯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從宋代起,才改稱為僮,現在又改稱為壯。

壯族有很古老的歷史,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國西南部的廣西、雲南、貴州和湖南部分地區。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的壯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廣西通志》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雜以織布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炫麗,近視而粗,壯人貴之。”壯錦是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上,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

壯拳
壯拳,廣西地方拳,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

套路共三十五套,其套路短小,內容精煉。結構嚴謹,動作樸實,拳剛勢烈,下盤穩健,多短打,擅標掌,跳躍腿法少,進退以四門為徑,常伴有壯語發聲,借聲助力,以氣催力。練功方法多采用站樁,打沙包,樹樁。“插芭蕉”,“抓石抹手”,“走梅花樁”,“七步鐵線基本樁功”等功法。

壯族民歌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湧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着名歌手。

壯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為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一事,有時長達300多行。長篇敍事詩比較着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它不是以敍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併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一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一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一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壯族民歌浩如煙海,種類繁多,從內容和形式來看,主要有古歌、敍事長歌、生活歌、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童謠等。壯鄉民歌多,但傳唱之時都要遵守約定俗成的禮儀規範,不能瞎唱亂唱。特別是時政歌、儀式歌和情歌,在什麼場合唱是有規矩的。比如情歌,在野歌圩裏可以盡情地唱,而在家裏,在父母面前,在夜歌圩裏就不能唱。儀式歌中,祭祀唱什麼,婚嫁唱什麼,喪禮唱什麼,都是絕對不能顛倒亂來的。連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客歌。

歌圩
在壯語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巖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稱。多在農閒或春節、中秋等節日于山林坡地舉行。屆時,男女老少盛裝赴會,少者數百人,多者上萬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對唱山歌為主。還舉行拋繡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娛活動。

歌圩是壯族古老的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羣眾性和悠久的歷史。據説,唐朝時已經有了歌圩。如《廣東新語》卷八中載:“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684~709)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嘗與白鶴鄉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瑤﹑僮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鹹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宋代《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中談到竇州信宜縣及昭州平樂縣一帶風俗時載:“谷熟時裏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

歌圩一般在節日時舉行,如:春節﹑三月三﹑中元節﹑中秋節等,也有臨時形成的歌圩。歌圩的規模有大有小,大歌圩有上萬人,小歌圩也有數百人。一次大的歌圩往往延續兩三天,白天唱為日歌圩,一般在村外山坡上或田野間舉行;晚上唱為夜歌圩,在村中舉行。每當歌圩來臨,壯族男女青年便着盛裝,帶上禮物,從四面八方向歌場集中,物色歌友。中午時分或夜幕降臨之際便形成對歌高潮,主要是男女互相對歌。有集體對歌,也有二人對歌。對歌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生產生活各個方面,有情歌﹑苦歌﹑古歌﹑農事歌﹑花歌﹑盤歌等等。

歌圩是壯族人民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説愛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語言的高度提煉,具有生動﹑純樸﹑深刻的特點,歌詞有韻,能唱,易記,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經常交替運用。未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選擇心愛的伴侶,唱得情投意合的時候,便互相拋繡球(有些地區則互碰熟紅蛋)或贈禮物,從而建立愛情。

平果嘹歌
用“嘹嘹”襯詞來唱的“嘹歌類”山歌(也叫歡嘹),“流傳的地區較廣,以平果為中心,上到右江上游田東、田陽、百色等縣,下到武鳴縣,而紅水河流域的馬山、巴馬也有傳唱”(《壯族通史》語)。

“嘹歌是右江中游平果縣流行的一種歌體的名稱。包括三個內容:一為《日歌》,二為《夜歌》,三為《散歌》”(《壯族通史》語)。

七十二巫調音樂
凌雲壯族的七十二巫調音樂以單人獨立演唱為主,最初只有幾個音階,唱法簡單,唱詞多以壯話敍述為主,寄託哀思和祈禱。在不斷的融合發展中,七十二巫調音樂變得越來越複雜、動聽,終於形成七十二調,並用凌雲七十二個人文和自然景點的名稱命名,各調有的優美柔和,有的激憤昂揚,有的悲切痛心;在內容上也越來越娛樂性和積極向上。

據專家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壯族先民就在凌雲這片土地上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在大自然面前,壯族先民顯得渺小無力,男人們上山耕種和打獵往往一去不回,疾病和天災也經常奪去人們的生命。壯族婦女為寄託哀思、緩解悲痛、避免災難、抒發理想,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

七十二巫調音樂器具主要有兩大類,靜物器具有絨扇、麒麟、鳳凰、香包,響物器具有鈴鐺、銅珠、茭。演唱時以鈴聲和腳踏聲為主要配樂,左手拿一把銅鈴扇子,右手拿一張配有銅鈴的紅手帕,歌聲、鈴聲、腳踏聲同起同落。在轉調時不斷體現出不同風格和個性,柔、兇、散板鮮明,尤其是柔板像清流的溪水又像慢飄的雲霧,體現着大自然的美妙靈動。

七十二巫調音樂具有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祕色彩,例如壯族女巫燒香設壇、唱巫歌、做法事,能在一種恍惚的狀態下變化各種口音和語言,一問一答,與死者交談,讓生者瞭解到死者在陰間的情況。

舞蹈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繫。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最早記錄,壯族舞蹈的花山壁畫實際是當時壯族先民對蛙神的頌歌。這種舞姿的形狀是兩臂張開彎肘上舉,兩腿蹲成弓步,動作粗獷有力,賦有特色,被稱為蛙形舞姿。魏晉時代,僚人祭鬼神時,跳鬼鼓舞。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間有儺隊,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傳到1949年前,分為師公舞和巫覡舞,是迷信活動的一部分。師公舞戴鬼臉殼,每個神一個,多達30多個,且每個神有不同的動作和唱詞。巫覡舞是巫婆裝神弄鬼時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狀。與酬神有關的舞蹈還有其他,如銅鼓舞、春牛舞、賀新年舞等。

壯族民間其它舞蹈,多模仿勞動動作。據統計,表現勞動和愛情生活的舞蹈多達幾十種。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擔舞、蜂鼓舞、採茶舞、戽斗舞、繡球舞、撈蝦舞、桃葉舞、斑鳩舞等。

火貓舞
子收割後的顆粒歸倉、稻穀不發生黴爛和不被可惡的老鼠偷吃,是農家豐收後最擔心的事情。貓是老鼠的天敵,為了保證糧倉中的稻穀安然無恙,集聚在廣西梧州地區的壯家便要舉行獨特的祭祀儀式《火貓舞》,來求助貓神為人們消滅鼠類、扞衞豐收果實。

屆時,扮演眾“貓咪”的20來個青年男女,身着顏色鮮豔、飾有層層流蘇似花貓毛皮的衣裙,頭戴用稻草紮成的頭箍和延長下來、垂於身後,形如貓尾的長稻草辮子,並在“從頭到尾”的稻草辮子上,插上根根“燃香”,每人的前額上方再縛上一張事先繪製好的面具“大貓頭”.

在眾貓咪隊伍前方,由一位頭插銀釵、身披花團錦簇、下墜流蘇繡花披肩的女子率隊、後隨兩名手提書寫祈求吉祥語句六角宮燈的妙齡少女和三名吹羊角喇叭的男子共同組成祭祀行列前導,在一旁鑼鼓樂隊輕快、富有節奏感的敲擊和曲調悠揚的號角聲中,沉浸在香煙縹緲中的眾貓咪在仙女般的前導女子帶領下,款款步入表演場地。

貓咪們開始表演了,它們在不斷變換着各種隊形的過程中,模擬貓咪行走跳躍、撲捉活食、伸腰聳背、舔毛搔癢、相互嬉戲等多種姿態,真令人有猶如進入“貓王國”之感。接下來,眾貓咪又模仿着人類祭祀神靈之態,在背後插滿燃香的點點豆光和煙霧繚繞下,雙手抱拳頻頻作揖祭拜,請求天界的大貓神下凡,為民根除鼠害。

在眾貓咪圍成圓圈翩躚起舞以娛樂貓神之際,一隻由兩人裝扮,前者雙手舉黑白花紋“貓頭”、後者扮“貓身”、“貓尾”身披純黑色“貓皮”的肥碩大貓登場了。它忽而閒庭信步地觀察着四方,忽而攀枝上樹爬上豎立在圓圈中的一根高稈,向遠方瞭望搜尋着大小鼠精們的隱藏地。隨後躍下樹來在一旁悄聲閉氣地等待着大小鼠精的出現。

這時,眾貓咪開始表演起模擬人們豐收後進行最後一道工序-收糧入倉的舞蹈。就在為獲得豐收而充滿歡欣進行舞蹈的同時,一隻頭頂尖嘴“鼠頭”身披灰色“鼠皮”的大老鼠精,以四處窺視、鬼頭鬼腦、悄手悄腳的誇張舞姿進入屯糧的場院後,看到座座糧倉放置於靜寂的場院內無人看管,便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地準備立即開始破倉盜糧。就在大鼠精得意忘形時,隱蔽在一旁的大貓神伴着一聲大吼躥了出來。本企圖負隅頑抗的大鼠精,一看來勢兇猛的碩大貓神,求饒不成便立刻倉皇逃竄,企圖能逃出天敵貓神的利爪,求得活命。

令人倍感親切和充滿美好希望的《火貓舞》,最後結束在人們的盡情歡呼,眾貓咪的跳躍旋舞,以感謝貓神為民消滅鼠精,慶賀豐收成果不再被掠奪的高潮中。

扁擔舞
扁擔舞,其名又稱打扁擔,流行於廣西都安、馬山、東蘭、南丹等縣。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元宵節期間舉行表演,場地是在村前的曬穀場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雙數,多是婦女。出場表演時,舞者手持扁擔,相向而立,圍着一條長一丈多、寬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於是上下左右相互打擊,邊打邊唱邊舞,模擬農事活動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穀、舂米等姿勢動作。舞者時而雙人對打,時而四人交叉對打,時而多人連打;有站、蹲、弓步、轉身打等,輕重、強弱、快慢錯落有致,動作優美自然,整個舞蹈優美清新。1955年,此舞被選參加全國羣眾業餘歌舞觀摩大會表演,獲優秀獎。扁擔舞,至今仍為壯族人民喜愛,表演娛樂。

撈蝦舞
其舞流行於廣西德保縣一帶。它形象地描繪了壯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撈蝦,遇上幾個男青年在河邊釣魚的情景。表演的動作是撈、扒;演出的方式是:兩個男青年手拿釣魚竿,揹着魚簍,在河邊釣魚。不多時,來了四個女青年,她們手拿撈絞,腰繫魚籃,下河撈魚蝦。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問一答的嘹亮的歌聲中,男女雙方翩翩起舞,隊形變化三次,對唱三次,場面悠然熱烈。唱的歌,其詞多是談情説愛,喜獲魚蝦豐收。此舞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紙馬舞
紙馬舞又名跳紙馬,是流傳於文山、馬關、硯山等地的壯族祭招性喪葬舞蹈。在文山縣,又主要流行於攀枝花下寨、水車寨、新平壩、高末一帶的壯族土支系居住區。

紙馬是用竹篾紮成馬的形狀,再以紙裱糊繪製而成。紙馬有頭有眼有耳有嘴有身有尾卻無腳。舞前,舞者從紙馬的腹部空心處鑽入,把紙馬套在腰間,雙手提着紙馬的腰作舞。參加舞蹈者,多為8名成年婦女。其中,舞紙馬者兩人,舞大刀者兩人,舞小刀、舞鬼面具、舞手巾、舞獅子者各一人。舞時,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為基本動作。每當左腳起跳時,右腳向左前方側跨步,右腳起跳時,左腳向右前方側跨步。跳到第三拍子時,跨步的掌還要在地上點兩下。在繞場跳動時,戴鬼面具的舞者應與前後的舞者互相照應,起跳的左右腳和步伐都必須一致。舞蹈中,馬對馬,獅子對手巾,鬼面對小刀、大刀對大刀,作互相拼鬥動作。舞紙馬者,還要依從步法、節奏、有節拍地左右搖動馬頭,讓兩“馬”作互相咬、踢、廝鬥。舞場上馬鈴叮噹響,灰塵四處揚,真如在戰場上打鬥一樣。

銅鼓舞
銅鼓舞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彝族民眾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古老舞種之一,分佈於廣南、麻栗坡、富寧、西疇、馬關、邱北等縣的壯、彝村寨,而以廣南縣壯族、彝族和麻栗坡縣新寨鄉和富寧縣木央鄉幾個彝族白倮支系的銅鼓舞最具代表性。銅鼓舞屬族羣性的集體舞蹈。舞者圍成圓圈,踏着鼓聲節奏沿逆時針方向起舞,跳完一組舞蹈動作再跳另一組,內容都是壯族、彝族農耕生產生活的反映。廣南那灑鎮馬貴村壯族的銅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動作,反映着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不同的生產內容。麻栗坡、富寧等幾個村寨中的銅鼓舞,主要用於祈雨、求豐收和老人喪葬等民俗活動。壯族、彝族的銅鼓舞流傳普遍,動作古樸,舞蹈語彙非常豐富。壯族銅鼓舞表演時,一人敲銅鼓,另一人以木盒輔助形成共鳴滑音,這在其他音樂演奏中是找不到的。彝族的銅鼓演奏則是一種專門技巧,一人用公、母兩面銅鼓可演奏十二種音調組合,簡稱十二調。據稱公鼓代表太陽,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調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因此彝族的銅鼓舞還包含着本地民族的歷法文化內容,積澱着壯、彝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維繫民族生存發展等多方面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翡翠舞
壯族的翡翠舞是用竹片或鐵絲結成翡翠鳥骨架,再用綠色毛線裝飾形似翡翠鳥,表演該鳥平時的生活活動的舞蹈。據老藝人説,200多年前,由於統治階級內部發生內訌,造成兵戰連年,加上旱澇災害接踵而來,致使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一種祈求安寧、自由生活的願望成了壯族人民的強烈願望。但是,壯族人民是一個具有驚人聰明才智的民族,他們明知這一願望在封建統治下,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追求心靈上的自慰與精神上的自娛,並通過其他形式反映出來是可行的。於是民間藝人在勞動生產與生活中,發覺了一種禽鳥動物一翡翠鳥。不但羽毛色彩鮮豔,美麗無比;且性格温馴、善良、不欺異性、勤勞自食,恰與本民族的屬性相合;便摸擬翡翠鳥活潑、靈巧的動作特徵:它的美麗形態,它的勤勞自食,嚮往自由、美好的信念。藉以體現壯族人民的勤勞、正直、善良的民族特徵,激發壯族人民追求美滿幸福生活的強烈慾望。

師公戲
壯族“師公舞”是流傳於廣西武鳴、邕寧、都安、欽州等縣的一種屬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歷史悠久舞蹈語彙比較豐富,民族特色濃郁,是壯族民間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樂器
蜂器
蜂鼓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因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橫置胸前演奏而有“橫鼓”之稱。其式樣和演奏方法與朝鮮族長鼓相似,兩者同出一源。

蜂鼓在古代不僅叫作“仗鼓”,還有“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時,因而又有“魏鼓”之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馬骨胡
馬骨胡在壯語中稱“冉督”、“冉列”.“冉”為胡琴統稱,督,為骨頭,意即用馬、騾、牛的骨頭製成的胡琴。故通常稱之為馬骨胡或骨胡。壯語又稱“列”、“森”.“列”、“森”兼有體積小、發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傳説中一對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組成。形制與奚琴類型的樂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悦耳動聽,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曲、説唱音樂、壯劇和布依戲等戲劇伴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百色、樂業、凌雲等桂西百色地區,貴州省興義、安龍、貞豐、冊亨、望謨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等地。

琴筒原用一段、現用多塊馬、騾或牛大腿骨拼粘製成,長10-12、直徑5釐米,呈橢圓形,前口蒙蛇皮、魚皮或蛙皮,後敞口。琴桿紅木或紅椿木製,上粗下細,長46-60釐米,頂端雕馬頭為飾。置二軸,原黃(一種鹿)角制,現用紅木製。張二條鋼絲絃。定弦d1、a1,音域d1-e3,兩個多八度。

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説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琤尼
琤尼是壯族拉絃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鳳山、巴馬等地。“琤”為壯語“七”的語音,“尼”是壯族民間對樂器的統稱。也稱“壯族七絃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廣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曆史。

琤尼形制古樸,由共鳴箱、嶽山、絃軸、琴柱、琴絃和琴弓等部分構成(圖)。共鳴箱即為琴身,呈卧式半圓形中空體,它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面板為半圓的拱形,用桐木製作,多使用當地所產的泡桐木,將一整段原木從中破為兩半,以半邊原木掏空內腔,雕鑿成半管狀的圓槽,凸面刨光成為半圓形的琴面,面板厚0.7釐米~1釐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製作,板厚0.5釐米~0.8釐米,底板上開有一個圓形小孔和一個彎月形大孔,兩孔相對。面板和底板膠合後,兩端通透,不設音窗。琴箱長60釐米~70釐米、底寬16釐米~17釐米、中高7釐米~9 .5釐米。在距琴面兩端5.5釐米~8釐米處,分別設有嶽山(弦枕)支弦,嶽山用硬木製作,呈半圓形條狀,底部與面板相接,嶽山高1.3釐米~1.5釐米、底寬1.4釐米~1.6釐米。在琴首與嶽山之間,等距豎向排列七個絃軸,絃軸使用柚木等質地較硬、紋理細密的木材製成,當地多用壯語稱作“肥外”的木料製作,軸體為圓錐形,軸柄多呈球狀。琴尾的嶽山外側,開有七個圓形弦孔,供琴絃穿過而用。琴柱也稱琴馬,用壯語稱作“卜柚”的木料製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製作,外形呈秦漢古幣狀或人字形,柱的上端開有小孔,琴絃穿過其孔並支弦於琴面上,七個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張七條琴絃,最早使用棕絲或馬尾搓成,後用羊的腸衣弦,現在使用絲絃或鋼絲絃。琴絃一端纏於絃軸上,另一端穿過弦孔,縛弦於弦孔內側的小木棍上,或弦頭在孔內側打結,也有直接在琴尾嶽山上鑽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細竹作弓杆,系以馬尾為弓毛,弓杆長50釐米。

壯族三絃
壯族三絃,是壯族彈撥絃鳴樂器。形制與漢族、拉祜族小三絃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於壯族八音合奏或為壯劇及説唱伴奏,深受壯族人民喜愛。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樂業、凌雲、百色、田陽、田東、德保、靖西等桂西和桂南各地。

天琴
天琴,是壯族支系偏人的彈撥絃鳴樂器。偏語稱鼎叮。由樂器發聲諧音而得名。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愛。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寧明和龍州等地。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曆史。

二百年前已在壯族支系偏人中流傳。原為天婆(巫婆)為人禳災治病時所用,後來,這種巫術性質的彈琴歌舞演變為羣眾性的娛樂活動,但仍稱唱天、彈天、跳天。所用樂器便稱天琴。傳統天琴長約120釐米。琴桿木製,雕龍紋。琴頭雕成鳳形、帥印、太陽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製絃軸。琴筒用葫蘆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狀,厚10釐米,前11膠麻竹殼或薄桐木板,面徑11釐米,後端鏤刻花紋為音窗。竹製琴碼,張絲絃。琴體各部可拆裝組合,便於攜帶。現代天琴,琴桿長90釐米、呈半圓柱狀,杆身無飾。琴頭平頂,琴筒天麻竹或鐵製,圓形,直徑10釐米,蒙蛇蟒皮,張絲絃或尼龍弦。定弦c1、g或d1、g.裏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壯劇
壯劇又叫“壯戲”,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説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着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為“昌託”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

由於地域環境、方言土語、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壯劇產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以及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分支。其中廣西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等;廣西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以清胡、厚胡、小三絃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歎調、採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行腔時採用幫腔形式,劇目有《寶葫蘆》、《百鳥衣》等;壯族師公戲脱胎於壯族民間師公教的祭祀娛神歌舞,流傳於廣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時着紅衣戴木面具,後改為化裝着戲服,以蜂鼓、鑼、鈸和無膜笛伴奏,劇目有《莫一大王》、《白馬姑娘》等;流行於雲南的富寧壯劇及廣南壯劇受漢族地方戲曲影響較大,另有特點。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豐富多彩的,但又是獨具特色的,民族的文化不同,我們的生活習慣也不同,這就是民族之間的一些差異,大同小異。

你可能會喜歡
  壯族服飾介紹_壯族服飾有着怎樣的發展
壯族簡介資料_你眼中的壯族是這樣子的嗎?
盤點壯族的傳統節日_壯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壯族山歌資料_哪裏有壯族哪裏就有山歌!
壯族的歷史發展_炮火沖天終是贏

Tags:壯族
熱門搜索
飾燈不能成三角形 夢見落石但沒砸中是什麼意思 夢見向山坡底下的媽媽丟木棍是什麼意思 夢到牙掉了流血疼好不好 做夢男的蛇咬手意味着什麼 夢見上坡上路很好是什麼意思 做夢自己有女友了意味着什麼 夢到和男人有愛昧好不好 夢到夢中看見別人在殺蛇好不好 夢到認識的朋友得神經病了好不好 做夢大門倒下意味着什麼 下牙 夢見女方偷人是什麼意思 做夢與寶寶在火車站離別意味着什麼 夢到自己的胸部好不好 做夢在找歐洲三陪女意味着什麼 夢見金龍向自己撲來是什麼意思 做夢夢到死過的人 夢到自己腳上有傷口有血好不好 解夢教室和課桌好不好 做夢和好多人住在一個屋裏意味着什麼 林依晨 下易 做夢夢到女領導 夢到女兒懷七月犬汐肚子好不好 破金 莫屬 做夢夢到小鳥 夢見白菜頭朝下長在地裏是什麼意思 傅姓的起源 做夢兄弟挖到人蔘意味着什麼 做夢吃肉肉上有毛意味着什麼 做夢摘脆瓜意味着什麼 夢見己故的爺爺復活是什麼意思 夢到熟悉的人父親去世了好不好 夢到與同學父母挖山好不好 夢見不慎從高樓墜落是什麼意思 夢見雙鶴飛來是什麼意思 夢到別家後牆倒了差的砸到我好不好 做夢滬北青線時間表意味着什麼 夢到撿到寶好不好 做夢夢到河水漲 夢見家裏來了朋友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己排大便是什麼意思 夢見男朋友已經結婚是什麼意思 夢到車了被拖吊好不好 俗事 夢到別人尿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