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星座 风水 八字 相术 占卜 解梦 测试 热门话题 生肖运势
当前位置:人生运势站 > 国学 > 国学经典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有怎样的含义

栏目: 国学经典 / 发布于: / 人气:1.58W

很多人想问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在佛学入门这一本书中提到了佛教四个基本教义苦,空,无常,无我。佛教的经典实在太多,一般人是没有时间全部读完的,所以佛教大全为大家摘录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来阐述佛教的核心。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有怎样的含义

圣严法师在佛学入门一书中提到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点;苦(包括苦苦、坏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爱离别苦);空;无常;无我。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经典,实在太多,多得使你无法以业余的时间来读完它。我们中国的法师,希望读过全部的佛经,最常用的方式是把自己和社会的世俗环境隔离,关在寺院中的一间房内,经过数年的阅读和体验,才能对佛经的全体,有若干程度的了解。像我本人,就是经过六年这种生活的人。至于一般的人,譬如目前有好多在大学里专门研究佛教经典,并且向学生教授佛经的学者,他们很少能把全部的佛经作总体的研究,同时由于他们缺少修行的实际经验,故也无从确切地了解佛经,充其量,他们是从文字的表面上得到一些印象而已。但是佛教的教义,从原则上说,并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困难。它的根本思想,仅仅四个项目:苦、空、无常、无我。

  (一)苦
  一个人,如果没有苦难的感受,便不容易对自己作警惕,更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所以在美国有一所学校,在训练学生道德生活的课程中,使每一个学生均有一周的时间,来体验生理机能有残障时的痛苦。也就是分别地将学生们,或者蒙上眼睛,或者绑起腿子,或者捆住双手。结果,这些学生的同情心特别高,彼此间的互助精神也特别显着。

  当然,在人类的思想之中,也有不承认佛教所说的苦是真理的,我们无意要说服任何人,佛教只希望把佛所见到的真理,告诉愿意知道佛教的根本教义是什么的人们。在佛经里面,对于苦的观念的说明,有几种不同的分类,今天我想介绍的是五分类。

  (1)苦苦──包括四个型态的苦的现象,那是人人都知道的:生、老、病、死。以现在人的知识判断,婴儿初生之时,尚无知觉意识的作用,应该是不知道,苦或不苦的,所以这个生字,是指出生这个事实而言,由于生而为人,便因他有了身体而注定了必将会病、会老、会死的前程。有的人未老即死,或者终其身不知病为何物,但他不能不死。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原因即在对于死亡所感到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所致。年轻的人,体魄特别强壮的人,比较不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原因即在于他们对于苦的感受不太强烈。

  (2)坏苦──有人反对佛教主张的“人生在世,有受皆苦”的说法,他们认为,人生虽有痛苦的遭遇,但也同样有欢乐的场合,譬如“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乃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对于这一点,佛教并未忽略,佛教却想进一步地为你指出:天下没有不谢的花朵,人间亦无不散的筵席。若从世间相的生起、完成、变异而复归于消失的这个事实来考察,虽有偶然的美景良辰,它的结局则终归于消失。所以有些人在没有成功之前,吃尽千辛万苦,到达成功之际,又会患得患失,尚未引退之前,便已忧虑到,退休之后的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法的问题。总之,世相是经常变迁的,不可能让你抓住一样使你觉得绝对可靠的东西。

  (3)求不得苦──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在受到挫折之时,会以“天下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句话来宽慰他们自己。生在世间,不可能一无所求,最基本的,是求食物、求衣着、求异性。其次若有余力,则求名望、求财富、求权势。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欲望也越高。有些人不为他们自己求任何东西,却又不能不为他人的利益而求。事实上,有求必应的,在世间上是不多的,当在你求得之先,必已付出了相等的代价。

  (4)怨憎会苦──在人世间,往往是好景不常,而又冤家路窄的事很多,你所喜欢的事物,很难保全不变,你所厌恶的事物,又偏偏常常在你的生活中出现。

  (5)爱别离苦──不论是父母骨肉、夫妻眷属、亲密的朋友,生离和死别,乃是最能使人断肠的苦事。有的人,你爱得他好苦,他却并不爱你;有的人虽然相爱,却有不得不分离的情况发生;有的人虽然终身相守,却不能避免死亡的有先有后。

  以上五种苦相,即是我们的人间相,因为我们的身心,是过去世的行为留下来的结果,佛教称之为苦因与苦果。如不及时中止,因果的循环,便无了期。中止苦因的方法,便是修行,此到下一次再讲。

  (二)空
  佛教被称为空门,故在香港,有些赌钱的人,就怕早上在街头遇到尼姑,他们迷信,空门中的光头,会使他们输得既空又光。其实,佛教的空,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如果不懂佛教所讲“因缘”二字的道理,你就无法懂得佛教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所谓“因缘”,是指世间事物的形成和毁灭,均有它的因素,佛教称这种因素为“因”,又将这种因素与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关系,称为“缘”。正由于一切的事物和现象,无一不是集合了许多的因素而完成的,如把各种因素分解开来,任何一种特定事物和现象,均不可能存在。佛教,要人去除烦恼的方法,首先使你明白世间的事物,无一不是暂时由各种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象,这些幻象,使你幻觉它们的存在,其实,除了因素,并没有事物,因素在变,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致于对称心的事物起贪心,对不满的事物起怨恨了。可见,佛教所讲的“空”字,并不是一切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要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后,不要把它摆在心里,那是去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因此,由“空”的意义的说明,也必须了解,它会告诉我们如下的两种意义。

  无常──一切事物的现象,既都是暂时的各种因素的聚和散的活动,只要因素的位置和形状有变动,事物的聚和散的活动,也就跟着变动,佛教把这种聚散活动的相状,分为“生、住、异、灭”的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从来不停留,所以是无常而不永恒的。

  无我──人类的烦恼,多过于其他的动物,只因为人类的自我观念,比其他的动物更强烈。自我的观念,带来自私的行为,凡是遇到和这自私的行为相抵触的事物,便会引起烦恼。构成自我观念的基本因素,便是我们的肉体,再渐渐地向外扩张,有了我的财产、我的家属、我的名誉、我的事业,我权势、我的思想等等。人们为了维护这些“我”及“我的”观念,努力奋斗,也为了这个我而招致烦恼。从“因果”的观点上说,佛教是鼓励我们积极上的;从“因缘”的观点上说,佛教是主张放弃我见的。世间一切事物,包括每一个人的身心在内,无一不是由因缘促成的幻象,根本找不到“我”的观念可在何处生根。所以是“无我”。但是,此处仅从理论上,分析给你听,使你明白,你的“自我”并不可靠,也不实在,当你有任何痛苦而无法立即解决的时候,不妨试着想想,至少可以使你减少一些因痛苦而引起的怨恨和忧郁。至于亲自来体验“无我”的身心境界和宇宙境界,那是要在开悟之后。想开悟,必须亲自修行。

总结:人类的自我观念非常强,比其他动物强烈得多,我,代表的是一个领域,是一个属于我的领域,别人不可侵犯,比如我的财富,我的房子,我的书,我的本,这都是我。

Tags:佛法
热门搜索
三国演义中的12星座 做梦鞋上沾泥要求脱鞋进门意味着什么 梦见死去的奶奶咬妈妈是什么意思 做梦在清洗饮水机意味着什么 梦到女人掉了很多牙 做梦被鳗鱼咬意味着什么 梦到被外国僵尸包围好不好 乃有 做梦梦到前女友来找我复合 梦见黄色蟒蛇是什么意思 白色的车 弟妹 做梦自己买了商铺意味着什么 最表 梦到梦中有蛇盘在老公前身好不好 梦到母亲被杀害 梦到一对夫妇跳楼好不好 被木刺刺了 梦见已故父亲骑摩的来看我是什么意思 做梦梦自己逃亡路遇家人意味着什么 邵俊雄 梦见女人男人在柳树下等是什么意思 梦见跟吵架中的男友和好是什么意思 梦到梦别人在自家建房大吵一架好不好 梦见帮人领工资是什么意思 做梦爸爸用刀刺入肚中意味着什么 梦到我老师好不好 十年 梦到母亲妻子女儿好不好 梦到白虎扑过来后来就醒了好不好 梦见看见别人感动流泪是什么意思 做梦别人往我家尿盆尿意味着什么 梦到想和老公做 梦到应聘工作 做梦接吻并喝淫水意味着什么 一螺穷 梦见树根长头发里是什么意思 梦见狗和猴子打架是什么意思 梦到夢见旁边死人了好不好 梦到在车上跑好不好 梦到别人的衣服和我一样好不好 做梦人家从我家借锅意味着什么 林艺园 做梦很多人来我家拿东西意味着什么 梦见去世了的母亲和自已说话是什么意思 梦见新房小溪和高墙是什么意思 梦到跳楼死亡好不好 做梦和爸妈前夫一起见到深壕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