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星座 風水 八字 相術 占卜 解夢 測試 熱門話題 生肖運勢
當前位置:人生運勢站 > 起名 > 姓氏名人

姓韋的名人 姓韋明星(男女明星)

欄目: 姓氏名人 / 釋出於: / 人氣:1.52W

姓韋的名人 姓韋明星(男女明星)

姓韋的名人_姓韋明星(男女明星)

韋姓,在百家姓裡排名第五十位。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

  歷史上姓韋的名人:

韋遐,初為韋方國(湋川(今陝西扶風縣))國君。周武王伐紂時,韋遐帶軍從徵,滅商有功。西周建立後,周武王封韋為伯國,遷於故國地韋(今河南滑縣),稱“韋伯國”,國君韋遐,也隨之稱“韋伯遐”。約於西周末或春秋初,韋國亡,餘民遷居彭城(今江蘇徐州)”。

韋孟(約前228—前156年)西漢初楚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詩人,韋伯遐之第24代孫。在世時代約自秦始皇帝中期,至漢景帝初年間。秦時政治苛暴,孟躬耕不仕。韋孟傅楚王三代,亦通《詩》,傳為家學。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高帝廢楚王韓信為淮陰侯,封同父弟交於楚為楚元王,以孟為其傳。自後又傳元王子夷王劉郢客及孫劉戊。戊荒淫無道,在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因被削王,與吳王劉濞通謀作亂,次年事敗自殺。韋孟在劉戊亂前作詩諷諫,不從,孟辭官舉家東遷至鄒(今山東鄒城),此時他仍懷念先生舊恩,不勝依戀,作詩述懷。後逝於鄒。據史書記載,他精於魯詩,他的子孫傳到韋賢,五世都是鄒、魯的大儒,當時,為詩並有韋氏之學,足見韋氏一門詩學的造詣之高。韋孟詩僅存《諷諫詩》、《在鄒詩》兩首四言長詩。前者用以諫王,後者用以述志,如併合起來,也可以當作他的自敘詩。詩體為四言,中正和平,不失詩人溫柔敦之旨。或雲:此二詩系其子孫好事述先人之類志而作。(見《漢書韋賢傳》)

韋賢(約前148—前67),字長孺,西漢時魯國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韋孟第5代孫。被召而舉家遷入長安(今西安未央區)做官。性質樸,善求學,精通《詩》、《禮》、《尚書》,號稱鄒魯大儒。以經書致仕,徵為博士、給事中,進宮授昭帝《詩》,遷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漢宣帝時,賜爵關內侯,徙為長信少府。以為人主師,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代蔡義為丞相,封爵扶風侯,享始平(今陝西興平)食邑700戶,賜宅第於平陵(今陝西咸陽市秦都區平陵鄉大王村)。從此,韋賢家族成為平陵榮貴門第。為相五歲,多恩,公元前69年以老病辭官,賞百斤黃金。卒諡“節侯”。從韋賢起,漢代始有丞相致仕制度。韋賢有四個兒子,三人為官。漢元帝時,拜韋玄成(賢之小兒子)為丞相,封於京兆杜陵(今三兆村南),家遂遷此,其長兄韋方山、二兄韋弘兩家留居平陵,後世不顯貴。杜陵玄成的子孫世代相傳,累分立為數十家,成為大宗族,向全國遷徙。死後陪葬於平陵(漢昭帝劉弗之陵)。

韋方山,西漢時魯國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韋賢長子曾為高寢令,早喪,後世不顯貴。

韋為巨集,西漢時魯國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韋賢次子。官至東海太守,後世不顯貴。

韋玄成(?—前36年),字少翁,西漢時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三兆村南)人。韋賢第四子,位至丞相。少好學,明於詩、論語。謙遜俠士,尤敬貧賤以父任為郎,常侍騎又以明經擢諫大夫,遷大河都尉。徙為太子太傅。父賢死,玄成佯狂讓爵於兄。朝議高其節。拜河南太守,御史大夫薛君免,為御史大夫。於丞相乞骸骨免,而為丞相,因封故邑為扶陽侯,而後失之列侯;復自遊宦而起,至丞相。元帝永光初,(公元前43年)遂繼父相位,封侯,封於杜陵(今三兆村南),家遂遷此。父子俱為丞相,世間美之。因此,鄒魯為之諺雲:“遺子黃金滿贏,不如教子一經”。玄成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而文采過之。卒於漢元帝建昭三年,諡工候。玄成好為四言詩,著有《自劾》及《戒是示子孫》二首。(見《前漢書》本傳)有集二卷,(《舊唐書經籍志》)傳於世。

韋昭(204-273)(《三國志》作韋曜,因避晉帝諱改)字弘嗣,三國吳郡雲陽(今江蘇省丹陽縣)人。為當時著名學者。少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等職。嘗承令作《博弈論》,(見《三國吳志》本傳及《文選》)為時所稱。孫亮時,為太史令,與華核、薛瑩等同撰《吳書》。公元258年,孫琳廢孫亮,立孫休為吳國皇帝,改年號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開南京設國家中央學府之始,為古代南京大學之起源;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校定群書,掌管國子學。公元264年孫休亡,孫皓即位,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左國史。昭屢忤其意,卒下獄殺之。昭會注《孝經》、《論語》及《國語》,著《洞記》、《官職訓》、《辯釋名》等。陳壽《三國志·吳書》的參考來源就是韋昭的《吳書》。

韋叟,晉陵(今江蘇省常州)人,南朝鎮軍將軍。善相術,初給還未做上皇帝的宋武帝劉裕看相,裕問其能否得州官。韋叟當眾人面說可為州刺史,暗中又悄悄告訴宋武帝說:“君相貴不可言”。劉裕本來就有心造反,聽了這話當然心領神會,“若成,當為司馬”,後武帝舉事成,韋叟果然做了鎮軍將軍。

韋子粲,北朝齊人,官任豫州(今屬河南省)刺史。

韋睿(442—520年),字懷文,原籍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齊末為上庸太守,南朝梁武帝時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護軍將軍等職。因其多次率軍大敗北魏軍,被魏人稱為“韋虎”。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被譽為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

韋元恢,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北朝北魏東海太守韋合宗之子。任職北魏綠州刺史。北魏孝明帝(516-528在位)時值刺史元法僧據州外叛,元恢招聚同志潛規克復,事洩,為法僧所害,時人傷惜之。

韋孝寬(509年-580年),名叔裕,字孝寬,陝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南)人。北周太傅,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的軍事家、戰略家。早年在北魏多次參與戰事有功而升遷,後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派他鎮守東西外交界的軍事要地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大統十二年(546年)東魏高歡率大軍進攻包圍玉璧,韋孝寬軍力為劣勢,但運用地形和戰術守城,高歡運用各種戰術攻城皆不克,東魏軍圍城五十餘日,兵力損失慘重,最後退兵,高歡回師後病死。玉璧之戰為東、西魏實力消長的關鍵戰之一,原本較弱小的西魏,經此戰後粉碎東魏想要滅亡西魏的企圖。577年北周武帝接受韋孝寬的建議,成功打敗北齊,統一北方。

韋節,隋煬帝時任御史職,曾出使西域,歸後著有《西蕃記》一書。

韋袞,隋代京兆長安人。隋文帝開皇年間,以屢立戰功升任左衛中郎將。

韋桃符,隋代京兆長安人。初為韋袞僕人。桃符除侍候韋袞外,並從其習武,膽大勇敢,又有謀略。韋袞每奉命出征,桃符都跟隨,每戰都出生入死護韋袞,在敵陣中橫衝直闖,無人能敵,人稱飛虎將。韋袞視桃符為親子,向隋文帝表奏其功,釋去奴隸身份,成為自由民,又在杜陵一帶賜其田、宅,助其娶妻成家。桃符成家立業後,感恩韋袞,宰殺黃公牛奉獻給韋袞,並向故主人求得賜姓。他的兒女由此姓韋。韋桃符後成為杜陵富豪,後代至唐中宗時還出了韋皇后,宰相韋溫及諸駙馬,顯赫無比。

韋總,唐太宗韋貴妃之祖父,官至北周驃騎大將軍。

韋園成,北周太傅韋孝寬之孫,北周驃騎大將軍韋總之長子,韋貴妃珪之父。官至隋開府儀同三司鄖國公。

韋匡伯(573—617),是韋總的次子,韋園成之弟。韋尼子之父,貴妃韋珪的叔父。在隋朝時為尚衣奉御、舒國公。

韋圓照,韋總的第三子、韋氏姐妹的叔父。尚隋豐寧公主楊靜徽駙馬都尉。

韋思言,韋匡伯長字,韋尼子長兄。

韋思齊,韋匡伯次字,韋尼子次兄。

韋思仁,韋匡伯三字,韋尼子三兄。

韋貴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澤,京兆杜陵縣人。僅次於皇后的“四夫人”(正一品)之首。她是北周太傅韋孝寬的曾孫女,北周驃騎大將軍韋總的孫女、隋開府儀同三司鄖國公韋圓成的女兒。先嫁隋朝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二人之女就是定襄縣主(阿史那忠的夫人)。李珉死後,韋貴妃再嫁李世民,生十王子李慎(紀王),650年,立為紀國太妃,死後陪葬昭陵。

韋尼子(607年—656年),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昭容(正二品),可能初嫁王玄應,武德四年入秦王府。其曾祖父為韋孝寬,祖父為韋總。她的父親韋匡伯是韋總的次子,即為貴妃韋珪的叔父。韋尼子是韋貴妃的堂妹。死後追封正一品。

韋挺,雍州萬年人。隋民部尚書韋衝之子,唐高祖平京師,署隴西公府祭酒。貞觀朝歷吏部黃門侍郎,拜御史大夫,封扶風縣男,貶象州刺史,卒年五十八。韋挺,小時與隱太子建成關係不錯。後因事與杜淹、王珪都流放嶺南。太宗進入東宮後,徵拜他為主爵郎中。貞觀初年,王珪幾次舉薦他,於是遷為尚書右丞。拜御史大夫等。太宗將韋挺女兒許配給了齊王李祐為妃子。韋經常與房玄齡、王珪、魏徵、戴胄等一起當顧問,參議政事。不久改授銀青光祿大夫,行黃門侍郎,兼魏王府事。當時李泰受寵,太子承乾過失較多,太宗稍有廢立的想法。中書侍郎杜正倫以漏洩宮中禁語被貶。當時,韋挺也參預了李泰的一些事。太宗對他說:“我已貶了杜正倫,不忍心將愛卿置於法律下”。於是原諒了他。不久遷為太常卿。

韋弘機,京兆萬年人。祖元禮,隋浙州刺史。弘機仕貞觀時為左千牛胄曹參軍,使西突厥,冊拜同俄設為可汗。會石國叛,道梗,三年不得歸。裂裾錄所過諸國風俗、物產,為《西征記》。

韋慶嗣,韋正矩之父。官至彭城郡公。

韋正矩(?-663年),或作韋政舉,唐朝太子(李建成)家令、彭城郡公韋慶嗣的兒子,屬於韋氏的東眷房。駙馬長孫詮被殺後,在東陽公主的推薦下尚唐太宗最幼女新城公主。史稱韋正矩“遇主不以禮”,龍朔三年(663年)三月,使新城公主暴薨,唐高宗將韋正矩殺死,流放他一族,按皇后的禮節把新城公主陪葬昭陵。不過,之後唐高宗又允許韋正矩與公主合葬,韋正矩的墓碑存至宋代。

韋思安,雍州(今陝西西安)人。唐朝駙馬,出身雍州韋氏,即後來的京兆韋氏,官至嵐州(今山西嵐縣)刺史,尚唐太宗第十三女晉安公主,與公主陪葬昭陵。

韋肇,唐代京兆人。韋貫之之父。唐穆宗朝官至吏部侍郎。

韋綬,唐代京兆人。韋肇之子,韋貫之兄。以散騎常侍致仕,德宗朝翰林學士。有《郡治樓望黃山》一首傳於世。郡齋北望春光好,平楚無雲秋望寬。清氣爽時塵外見,碧飛飛處靜中看。爭高千仞山皆讓,並秀三峰色也寒。莫怪寓名同嶽號,暫圖瞻眺近長安。(參看《石門巖志》)

韋貫之,名純,唐代京兆人。韋綬之弟,唐憲宗朝宰相。避憲宗諱以字行。武元衡與韋貫之同年舉進士。唐德宗貞元初登賢良科,授校書郎。武拜門下侍郎,韋罷長安尉,赴選,元衡以為萬年丞。過堂日,元衡謝曰:“某與先輩同年及第,元衡遭逢,濫居此地。使先輩未離塵土,元衡之罪也”。貫之嗚咽流涕而退。後數月,除補闕。是年,元衡帥西川。順宗永貞時累遷尚書右丞,憲宗時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貫之同日宣制(出《續定命錄》)。遷中書侍郎,罷為吏部侍郎,穆宗朝為工部尚書。卒年六十二,贈右僕射,諡曰貞,後更諡曰文。

韋溫,字巨集育,唐代京兆人。韋皇后從兄。年十一舉兩經及第。以書判拔萃補校書郎,累遷尚書右丞,出為陝虢觀察使。武宗立,召拜吏部侍郎,出為宣韋皇后歙觀察使。卒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諡曰孝。

韋皇后(?-710年)名果兒,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中宗李顯後(宣懿皇后),其子懿德太子李重潤,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是唐朝第一美人。神龍元年(705年)中宗復位。勾結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權。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寺廟道觀。景龍四年(710年)毒死中宗,立溫王重茂為帝,臨朝稱制。不久臨淄王李隆基發動政變,擁其父相王旦復位。被殺於宮中,並被追貶為庶人。

韋湊,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開元(玄宗713-741)十一年任杭州刺史。開元中太原尹。

韋見素(697-762),字會微,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彭城郡公贈幽州都督韋湊子。第進士,襲父爵,景龍中,授相王府參軍。天寶五載(746年),為江西、山南、黔中、嶺南道黜陟使,有威望。擢累諫議大夫,遷吏部侍郎。天寶十三載,楊國忠用為宰相。拜武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學士,兼左相,封豳國公。天寶十四載,再三奏請遷祿山為平章事,調其來京。後安祿山反,從玄宗入蜀,至馬嵬驛,“軍士不得食,流言不遜”,楊國忠、御史大夫魏方進被殺,韋見素被亂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有人喊道:“勿傷韋相公”。才免於一死。九月初,自蜀中奉命與房琯、崔渙送傳國璽及冊命,來至靈武,肅宗出城恭迎。因附楊國忠,被肅宗冷落。後拜尚書右僕射,罷知政事,授太子太保,加開府儀同三司。寶應元年卒,年七十六,贈司空,諡曰忠貞,有子韋諤。

韋堅,字子金,唐代京兆萬年(今陝西省長安)人。為唐代大臣,由祕書丞歷任奉先(今陝西省蒲城縣,位渭南縣北)、曾任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令,以才能卓越、辦事精幹而聞名。742年(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擢升為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時運進長安的江淮糧食財帛均經渭水(亦稱渭河),但渭水曲折淤淺,不便漕運,韋堅主持徵調民工,在漢漕渠和隋廣通渠的基礎上修築運渠,在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壅渭修建興城堰,引渭水入渠。向東作一條與渭水平行的渠道,在華陰縣永豐倉附近復與渭水匯合,渠成後每年運糧200餘萬石,提高效率10餘倍。又在禁苑之東築望春樓,下鑿廣運潭以通漕運,使每年至江淮載貨之船舶在潭中集中,藉以取得皇帝之歡心。後升兼江淮南租庸、轉運、處置等使,又兼御史中丞。後為李林甫所諂,被長期流放嶺南(今廣東省廣州市)遭害。

韋諤,韋見素子。通議大夫行尚書吏部郎中彭城郡開國公,授給事中。

韋應物(737~792),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一說卒於貞元九年(793)。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後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韋應物、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其山水詩景緻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壯闊,則顯示韋詩雄豪的一面。其田園詩實質漸為反映民間疾苦的政治詩。此外,他偶亦作小詞。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做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偃(公元8世紀),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僑居成都(今屬四川省),生卒年不詳。官至少監。善畫鞍馬,傳自家學,遠過乃父,與曹霸、韓幹齊名。用點簇法畫馬始於韋偃,常用跳躍筆法,點簇成馬群。畫跡有《雙騎圖》《牧放人馬圖》《三馬圖》《散馬圖》《沙牛圖》《松下高僧圖》等27件,著錄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百馬圖》卷,李公麟摹本,現藏故宮博物院。

韋皋(746-806),字城武,唐代京兆萬年人。一代名將,曾任監察御史、知隴州行營留後事、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等職。韋皋始仕為建陵挽郎。張鎰節度鳳翔,署營田判官。唐德宗狩奉天,授隴州刺史。置奉義軍,拜節度使。帝自樑洋還,召為左金吾衛將軍,遷大將軍。貞元元年,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當四川安撫史前後經略滇南十一載,曾大破吐蕃48萬,取鐵橋16城,俘其五王,把南詔打得獻地圖和上貢求降,並且為他立紀功碑,威武之至。憑藉著這樣的赫赫事功,他被唐天子封為南康郡王,他給韋氏帶來的榮耀,使世代子孫享用不盡,而終於成為了當時“離天尺五”的名門鉅族。這位使吐蕃望風披靡的大將,治績也很高明,據說,他治理四川11年,載譽於道,當地的老百姓見其像必拜,深得民心。詩三首,以文翰之美,冠於一時。南詔得其手筆,刻石以榮其國。貞元十七年(801年)嘗撰並行書金銅普賢菩薩像記。卒年六十一。諡曰忠武。

韋敻,杜陵人。憲宗元和年間任杭州刺史。

韋綬,唐穆宗以綬精粹辯博,有先儒之風,可作秩宗。官至穆宗朝吏部尚書。

韋元禮,萬年人。唐武宗會昌年間任杭州刺史。

韋景駿,京兆人。韋弘機之孫,景龍中年任肥鄉令。

韋述,京兆人。韋景駿之子,唐朝史學家,位列唐玄宗時期十八學士的第八位。韋述小時就將家二千卷書閱盡,“黃墨精謹,內祕書不逮也”。中進士時年紀還小,身材還不高。考功郎宋之問說:“韋學士童年有何事業”?韋述對曰:“性好著書”。宋之問說:“本求異才,果得遷、固”。開元時,詔祕書監馬懷素編次圖書。懷素乃奏用韋述、元行衝、齊浣、王珣、吳兢等二十六人,同於祕閣詳錄四部書,五年始成《唐書》一百卷。張說引他任集賢院直學士,累遷尚書工部侍郎。韋述在書府四十年,任史職二十年。補遺續缺,勒成國史一百一十二卷,事簡記詳。蕭穎士將他比作譙周、陳壽之流。安史之亂時,流亡至渝州卒。韋述好譜學,撰有《開元譜》二十卷,著有《兩京新記》。

韋貴妃,唐穆宗李恆(795年-824年)的貴妃,唐武宗李瀍之母,後被追尊為宣懿皇后。

韋處仁,唐穆宗李恆女義豐公主駙馬。

韋莊(約836—910年左右),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人。唐末五代後蜀詩人。唐末進士,唐初宰相韋見素之後,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後蜀宰相,諡文靖。著《秦婦吟》長詩,有名於世。韋妃,唐肅宗妃。

韋賢妃(1080年—1159年),開封人。宋徽宗之妃,宋高宗之母。子高宗追尊其為“宣和皇后”。

韋淵,今河南開封人,宋時靖康末任職親衛大夫,受封平樂郡王。曾被皇上賜給'臨安府房緡日二十千。

韋仲魁 韋仲魁,字象時,清道光年間潁州迎仙店北仁和寨(今阜陽市臨泉縣韋寨鎮仁和寨)人。少年時聰穎好學,性情豪放。白日識文,夜間習武,18歲時進京應方試,當前為武解元,26歲時錄為武進士。隨後從軍,因帶禽軍隊在雲貴一帶戰績卓著,極受清廷讚賞,被授為“雲貴協鎮孝督”要職。當時中國西南邊境一帶,常有外國軍隊越騷擾,搶掠財物.他數次率兵抗敵,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犯,保衛了西南邊境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雲貴注數民族地區,當時工農業、手工業和文化事業都很落後,他一面練兵禦敵,一面幫助和鼓勵當地人民開荒種地,開採礦山,開開闢道路,興修水利,興建學校同時也把內地的糧食優良品種和種植技術帶到邊疆,使媾的農業和文化事業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他的夫人是北方人,也常帶侍女婦女。因此,他們夫妻在當地極受尊敬和愛戴。後因胞弟在家鄉勾結土匪而受到牽連,清廷派人追查,他含冤自殺。當地百姓在昆明城西山腳下為他建廟碑,作為紀念。

韋紹光,廣東香山(今廣東省中山)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首領。菜農出身,喜習武術。1841年5月29日,盤踞四方炮臺的英軍竄至三元里一帶肆行淫掠,調戲其妻,即與鄉民奮起反擊,怒殺敵兵10餘名,旋與鄉眾聚集三元古廟,聯絡103鄉人民,共商戰計,並決定以古廟三星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打死無怨”。30日誘敵至牛欄岡,分割圍殲,斃敵200餘人,生俘20餘名。時番禺農民周春率沙亭岡鄉眾,城北三家店打石工人鄧潛率石工亦參加戰鬥。事後仍以種菜為生。享年80餘歲。

韋昌輝,原名至正,或作正、政。廣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國首領。韋昌輝出身於地主兼典當商家庭,後捐監生。因受官吏欺壓,接受馮雲山勸導,參加拜上帝會。獻出家產,開爐制械,積極準備起義。金田起義時,全家從徵。任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太平軍攻克永安(今蒙山)後,被封北王、六千歲,後在與楊秀清爭權中,造成“天京事變”的慘劇,太平天國由此而衰,韋本人也被洪秀全處死,削其封號,貶稱“北孽”。

韋以德,清廣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國將領,被封為國宗,提督軍務,後在武昌陷落,西援田家鎮時戰死於半壁山。

韋朝元,又名韋德明,號七綹須,南籠府(今貴州省安龍)當丈寨人,清朝南籠(今屬貴州省)起義首領。推舉能做巫行醫的布依族巾幗英雄王囊仙(王阿崇)為“皇仙娘娘”,取年號為仙大。韋朝元自任大王玉帝仙官,取年號為元順,並建立丞相,副丞相、總管仙達、仙娘等文武官職,以統率義軍。

韋雲卿,清末廣西南寧人,早年入同盟會,並參加了鎮南關起義和河口起義,後在廣州起義中殉難,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韋樹模,清代廣西省平南人,早年入廣西同盟會分會,在廣州起義中殉難,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姓韋的女明星:

韋唯

韋唯,原名張菊霞,1963年9月28日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流行歌手、作曲人和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活躍於演藝界和歌壇。

14歲開始出道,靠一首《愛的奉獻》唱紅了全國,再是以《亞洲雄風》唱紅了半個世界。個人代表作《愛的奉獻》《亞洲雄風》等。

韋唯在中國出道超過20年時間,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最傑出的歌手之一。中國的主流媒體把韋唯稱呼為“中國的惠妮休斯頓”、“中國的麥當娜”和“中國的席琳迪翁”等等。根據估計,她的音樂專輯僅僅是在中國銷售就達到2億張,她也是世界上最賣座的歌手之一。她不但可以演唱中文和英文歌曲,並且在中國及海外與中國相關的大型活動儀式和電視節目經常受邀出席演出,她也常常獲邀代表中國出席參與一些國際性的活動。

2013年12月19日,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一期節目錄制,並演唱曲目《戀尋》。2014年1月24日晚,《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二輪淘汰賽,兩輪投票綜合結果韋唯成為第二個出局的歌手。

韋雪

韋雪,英文名livia,真名韋婕妤,網路紅人,1988年生。雖然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但無論是從身材還是容貌上看起來還如少女一般,被稱為“80後美女辣媽”。

  姓韋的男明星:

韋國春

韋國春,別名韋國清,上海人,中國電影演員。 韋國春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的演員。

1982年他在影片《都市裡的村莊》中飾演造船廠青年工人杜海的形象。杜海曾是工讀學校的學生,當他走進造船廠準備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卻遭到了周圍工友同事的誤解和冷落,但杜海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靈,最終他贏得了別人的尊敬,也獲得了真正的愛情。杜海的外表是冷漠的,但他的內心是充滿熱情的。他幻想和大家和睦相處,卻遭到了孤立,精神極端壓抑痛苦,始終處於矛盾的漩渦中

《律師與囚犯》

。韋國春認真剖析了這個人物,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融入對他的創造中去,韋國春本人從外貌上看首先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冷峻多思的,這正好有助於塑造好人物,但韋國春並沒有一味地利用自己的先天條件,他賦予了杜海全新的生命,從杜海眉宇間的一縷惆悵,從杜海那僵硬的面孔,大家可以看出他的寂寞與孤獨,從杜海眸子裡閃動的光華,從杜海緊閉的倔強的雙脣,大家可以看出他的熱情執著。韋國春的表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曾有人認為這是1982年中國影片眾男性形象中最有光彩的一個,這個評價並不為過。

韋德

韋德即德懷恩·韋德。

德懷恩·韋德(英語:Dwyane Tyrone Wade,1982年1月17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Chicago, Illinois),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效力於NBA邁阿密熱火隊,生涯顛峰時期是NBA聯盟中運球過人速度最快的球員。與勒布朗·詹姆斯、卡梅隆·安東尼同是03白金一代的佼佼者。被認為是邁阿密熱火隊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10年後他與詹姆斯的後場二人組一度被認為能和喬丹、皮蓬一較高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韋德在2012年以後的狀態有所下滑。


Tags:明星 名人
熱門搜尋
夢到和初戀男友和好好不好 殺白 夢見自己禿頂女是什麼意思 夢到高跟鞋鞋跟斷了好不好 做夢睡醒身邊都是錢意味著什麼 卦理 夢到三頭母牛帶小牛好不好 夢見喜歡的摸我一下被老公罵他是什麼意思 做夢自己腰長胖了意味著什麼 穿襪 做夢進別人房間意味著什麼 夢見橘子樹接滿了橘子是什麼意思 雪中舞 做夢高坡自己活下來了意味著什麼 做夢自己又嫁給別人意味著什麼 做夢被老公的便宜欺負意味著什麼 夢到小女孩撒尿身上好不好 做夢與未見面男友接吻意味著什麼 成濤 夢見夢把火撲滅是什麼意思 做夢有人追自己跑玉米地裡了意味著什麼 做夢夫妻兩條蛇妻子被咬意味著什麼 連珠三般卦? 夢到惡狗呲牙然後聞我的腳好不好 夢到爬樹樹倒了好不好 做夢別人睡在棺材上意味著什麼 夢到被朋友害好不好 自已拉大便在地上 夢見四個同學穿白運動服站雨裡是什麼意思 夢見身上爬曲蟲是什麼意思 夢見下雨溼了一隻鞋是什麼意思 被蛇追趕 門換 做夢打架輸給對方意味著什麼 新葉 送福窗 做夢熟西瓜爆炸了意味著什麼 做夢窗戶關不嚴意味著什麼 下午 夢見龍在湖中吐珠給我吃是什麼意思 做夢紅棺材和黑棺材還有小女孩意味著什麼 夢見丟了手機是什麼意思 扭會 自己的腳腫 夢見喜歡的女孩發燒是什麼意思 夢見化龍救災是什麼意思 做夢兩隻不同款式的黃色鞋子意味著什麼 夢到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