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星座 风水 八字 相术 占卜 解梦 测试 热门话题 生肖运势
当前位置:人生运势站 > 民俗 > 风土人情

探索锡伯族的神秘历史

栏目: 风土人情 / 发布于: / 人气:1.23W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历史长河中,有民族崛起,有民族没落,就像潮涨潮落般在历史的舞台上争夺一席之地。锡伯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他们又经过历史怎样的洗练呢?现在就一起走进锡伯族的历史一探究竟吧!

探索锡伯族的神秘历史

一、起源
  关于锡伯族的族源,占主流的是鲜卑说,女真说,持女真说的学者还具体指出锡伯族源于女真瓜尔佳氏苏完部,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锡伯族最早起源于高车部色古尔氏,发源于贝加尔湖南部的苏古尔湖,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远征高车后,始迁嫩江流域。

二、古锡伯国
 
  “从金天辅六年(1122年)至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双阳锡伯国共存在466年。金代的锡伯国是由锡伯人、四部中的小黄头女真部被金廷迁入双阳后创建而形成的。“锡伯部强盛时,永吉、磐石、桦甸、伊通以及长春、吉林两市的边缘地带,皆为其领地。”所谓海西四部,即扈伦四部(叶赫、辉发、哈达、乌拉),就是锡伯国(扈伦国)。

三、金元时期
  12世纪下半叶,蒙古在统一东北过程中,锡伯同女真一起抵抗蒙古军,不少人逃入人烟稀少的森林,成为后来史称“林中百姓”的一部分。战争中,洮儿河、绰尔河流域锡伯部族的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不少农业用地被辟为草原牧地。蒙古统治者将锡伯、契丹、汉族等列为第三等人,一方面为蒙古贵族及统治者服无偿劳役,另一方面在政治、军事上受到控制。元代,泰州等地的锡伯回到绰尔河、洮儿河流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属辽阳省管辖。

四、明清时期
  明末,兀良哈三卫蒙古大部南迁,科尔沁部扩张到兀良哈三卫地区,洮儿河、绰尔河等地区为其控制,自此,锡伯部又处在了科尔沁蒙古统治之下。
  明末,女真建州部崛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蒙古科尔沁部联合锡伯、叶赫、哈达、乌喇、辉发、卦尔察、朱舍里、讷殷8部,以抗击努尔哈赤,结果九部联军败绩,史称“九部之战”。此后,努尔哈赤用安抚手段,对主动归服者赐予“佛满洲”(佛,满语意旧)之称,与满洲一视同仁。不少锡伯贵族投奔努尔哈赤,即历史上的“锡伯满洲”,其中有的被授以官职,被称为“锡伯世管佐领”。九部之战后,努尔哈赤根据盟旗制度将科尔沁蒙古分为十旗,锡伯部被编入科尔沁蒙古十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科尔沁蒙古将锡伯、卦尔察、达斡尔等14458丁口“进献”给清政府。自此,锡伯等部被称为“伊彻满洲”(伊彻,满语意新)。
  锡伯部重新整编为65个牛录,分别调往齐齐哈尔、乌拉吉林(今吉林市)、伯都纳(今吉林省扶余地区)等地驻防。这是锡伯族在清代史上的第一次南迁。此后,又移防到盛京所属的开原、辽阳、义州、金州、兴京、牛庄、抚顺等地,其中有部分被派往顺天府,部分留驻京师,分配到满蒙八旗当差。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平息准噶尔之乱后,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防务锡伯族西迁,从盛京将军所属的盛京、凤凰、辽阳、开原、牛庄、广宁、熊岳、复州、岫岩、金州、盖州、锦州、义州、兴京和抚顺15处抽调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余名(内有路途上降生350余人,跟随而来405人),分成两个队,分别于同年4月上旬和中旬自沈阳出发,沿北方蒙古高原驿路,战风沙,抗洪水,忍饥挨饿,艰苦跋涉一年多时间,于1765年8月分别抵达伊犁惠远境内。伊犁将军随即将原编10个扎兰(队)缩编为6个旗(牛录)。1766年春,迁移到察布查尔地区,将六个旗扩编为八旗,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和额鲁特营)之一。锡伯营是集军事、行政、生产三项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在其经历的145年历史进程中,为建设边疆、抵御外侵,作了巨大的贡献。
  锡伯族军民迁驻伊犁河南岸后,自耕自食,开始在察布查尔各地修渠引水、开荒种地.其中有3个牛录的军民在伊犁河支流——绰霍尔河两岸安营扎寨,引该河水开垦土地1万亩,解决了锡伯营自身的口粮问题。同时,以清政府借予的马、牛为基础,创办了营办“马厂”和“牛厂”。
  18世纪末19世纪初,锡伯人口逐年增多。时任锡伯营总管的图伯特根据军民的意愿,决定在绰霍尔河南开凿一条引伊犁河水的新渠,以扩大耕地面积。经过6年时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1808年初竣工放水。该渠东西长100余公里,渠深1丈,宽1丈2尺,时称“锡伯渠”或“锡伯新渠”,后称为“察布查尔布哈”(察布查尔渠,锡伯语,意为粮仓渠)。该渠一经凿通,自最东面之镶蓝旗至最西面的镶黄旗各牛录,增加新垦耕地78700多亩,自此,锡伯营军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转机,察布查尔地区荒凉面貌开始改变,锡伯营成为伊犁八旗中最富庶的地区。
  索伦营为伊犁四营之一,由达斡尔和鄂温克族组成。嘉庆三年(1798年)和道光十四年(1834年),清政府自锡伯营抽调260青壮年户1279人主要补充到索伦营西四旗。清末,索伦营锡伯族已占多数。在驻守台站、防守卡伦、开发边陲、平内攘外等活动中,锡伯族军民与达斡尔、鄂温克族军民同甘共苦,共同作出了贡献。
  1883年清政府在恢复伊犁惠远城满营(时称旧满营)的同时,又设立了新满营,锡伯营当即为新满营输送了3200名壮丁,维护惠远城的社会安定。光绪末叶,八旗军民口粮供应紧张,伊犁将军采纳锡伯营总管色普希贤选派锡伯官兵去巩留(当时称特古斯塔柳)屯田的建议,于1896年在屯垦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兴建村舍和兵营,当时称为“兵屯”。巩留人口逐年增多。辛亥革命后,锡伯族官兵解甲归田,安家落户,现巩留县的锡伯族居民就是其后裔。
  1884年,新疆建省,锡伯营八旗建制正式恢复,驻守台站、卡伦、巡边查界,并恢复生产。杨增新取得新疆统治权后,仍然保留清代锡伯营八旗制,直至1938年才最终废除锡伯营旧制。

五、民国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居住于新疆的锡伯族人民和当地兄弟民族一起积极响应,但斗争果实被封建军阀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所篡夺,锡伯族人民又处于他们的统治之下。
  1944年,锡伯族积极投入三区革命,组成“锡伯骑兵连”。塔城和霍城锡伯族也相继组成
  锡伯骑兵连武装队伍,参加各次战役。
  1949年新疆锡伯族与东北锡伯族同胞一道同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锡伯族被清政府编入八旗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屯垦种田、自耕自食的同时,还担负着守卫边疆、平定内乱、抵御外侮等重任。

六、新中国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各地锡伯族人民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道步入社会主义新时期。锡伯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锡伯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解放初开始,锡伯族地区的煤炭、农机、皮毛、食品加工等厂矿企业,逐步兴建起来。改革开放后,又兴建了轧花厂、煤化工企业等新兴工业企业,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科学种植得到农民的日益重视,农作物产量年年提高,多种经营已很普遍。在察布查尔渠的基础上,“察南渠”已放水并产生经济效益。国家投巨资的“南岸大渠”建设项目也在兴建之中,改革开放后,一些年轻人走出封闭的环境,开始涉足商贸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锡伯族人民生活安定,衣食富足,医务工作者根除了“察布查尔病”,开始出现了人丁兴旺的新气象。从1949-1978年,短短三十年内,锡伯族人口已增长了一倍多。锡伯族地区已经基本建成一个覆盖城乡的医疗体系,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手段基本完善,各类防病及预防措施也基本到位,常见病、多发病均能够在乡镇一级医院就治。广大农民的防病治病知识及健康状况在不断提高。在察布查尔县广大农村地区正在试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此外农村“五保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也日趋完善,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大有提高。
  锡伯族历来重视教育工作。过去,家里穷得即使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也要保证子女上学,最起码要掌握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各乡镇的国小、初高中教育机构相继完善。改革开放后,本民锡伯族学生族地区的办学硬件水平不断提高,教职工素质显著提高,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日益完善,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使用。到2006年,在全疆锡伯族民族中国小有17所,其中国小12所,中学5所,另有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1978年之后,根据自治区《关于恢复锡伯文使用和恢复锡伯语文教学的通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所、巩留县2所、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乡1所、塔城市喀尔哈巴克乡1所共12所国小恢复锡汉双语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察布查尔县还派相关人员,分别到塔城市喀尔哈巴克乡、沈阳新城子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国小教授锡伯语,受到较好效果。随着教育的发展,一批又一批锡伯族干部和人才涌现而出。到2005年,新疆近3.5万锡伯族人口中,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工作的人员已超过3300多人,被录取到重点院校的考生人数也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