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星座 風水 八字 相術 占卜 解夢 測試 熱門話題 生肖運勢
當前位置:人生運勢站 > 占卜 > 周易算命

《周易注》上經乾傳卷一

欄目: 周易算命 / 釋出於: / 人氣:6.3K

上經乾傳卷一

《周易注》上經乾傳卷一

上經乾傳卷一 乾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1)。

(1)《文言》備矣。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1)。

(1)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雖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則不彰,三則“乾乾”,四則“或躍”,上則過亢。“利見大人”,唯二、五焉。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1)。

(1)處下體之極,居上體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剛之險。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寧其居也。純修下道,則居上之德廢;純修上道,則處下之禮曠。故“終日乾乾”,至於夕惕猶若厲也。居上不驕,在下不憂,因時而惕,不失其幾,雖危而勞,可以“無咎”。處下卦之極,愈於上九之亢,故竭知力而後免於咎也。乾三以處下卦之上,故免亢龍之悔。坤三以處下卦之上,故免龍戰之災。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1)。

(1)去下體之極,居上體之下,乾道革之時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剛之險,而無定位所處,斯誠進退無常之時也。近乎尊位,欲進其道,迫乎在下,非躍所及。欲靜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猶豫未敢決志。用心存公,進不在私,疑以為慮,不謬於果,故“無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1)。

(1)不行不躍而在乎天,非飛而何?故曰“飛龍”也。龍德在天,則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興,德以位敘,以至德而處盛位,萬物之睹,不亦宜乎?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1)。

(1)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見“群龍”之義焉。夫以剛健而居人之首,則物之所不與也。以柔順而為不正,則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無首”,《坤》利在“永貞”。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1)。保合大和,乃利貞(2)。首出庶物,萬國咸寧(3)。

(1)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無虧,為物之首,統之者豈非至健哉!大明乎終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時而成,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乘變化而御大器,靜專動直,不失大和,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 (2)不和而剛暴。 (3)萬國所以寧,各以有君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1)。“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1)以上言之則不驕,以下言之則不憂,反覆皆道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1),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1)不為世俗所移易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閒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1)。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2)。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3)。

(1)處一體之極,是“至”也。居一卦之盡,是“終”也。處事之至而不犯咎,“知至”者也。故可與成務矣。處終而能全其終,“知終”者也。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存物之終者,利不及義。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可與存義”者,其唯“知終”者乎? (2)居下體之上,在上體之下,明夫終敝,故“不驕”也。知夫至至,故“不憂”也。 (3)惕,怵惕之謂也。處事之極,失時則廢,懈怠則曠,故“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1)。賢人在下位而無輔(2),是以動而有悔也(3)。”

(1)下無陰也。 (2)賢人雖在下而當位,不為之助。 (3)處上卦之極而不當位,故盡陳其闕也。獨立而動物莫之與矣。《乾·文言》首不論“乾”而先說“元”,下乃曰“乾”,何也?夫“乾”者統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論“乾”而下曰“乾、元、亨、利、貞”。餘爻皆說龍,至於九三獨以“君子”為目,何也?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於義也。有斯義,然後明之以其物,故以龍敘“乾”,以馬明“坤”,隨其事義而取象焉。是故初九、九二,龍德皆應其義,故可論龍以明之也。至於九三“乾乾夕惕”,非龍德也,明以君子當其象矣。統而舉之,“乾”體皆龍,別而敘之,各隨其義。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1)。

(1)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陽也。陽,剛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剛直,放遠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則“天下治”也。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龍之為德,不為妄者也。潛而勿用,何乎?必窮處於下也。見而在田,必以時之通舍也。以爻為人以位為時,人不妄動,則時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則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1)。“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2)。“乾元用九”,乃見天則(3)。

(1)與天時俱不息。 (2)與時運俱終極。 (3)此一章全說天氣以明之也。九,剛直之物,唯“乾”體能用之,用純剛以觀天,天則可見矣。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1)。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1)不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無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1),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1)以君德而處下體,資納於物者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上經乾傳卷一 坤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1)。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2)。

(1)坤,貞之所利,利於牝馬也。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順之至也。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 (2)西南致養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東北反西南者也,故曰“喪朋”。陰之為物,必離其黨,之於反類,而後獲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1),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2)。

(1)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乾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 (2)地也者,形之名也。“坤”也者,用地者也。夫用雄必爭,二主必危,有地之形,與剛健為耦,而以永保無疆,用之者不亦至順乎?若夫行之不以“牝馬”,利之不以“永貞”,方而又剛,柔而又圓,求安難矣。

《象》曰:地勢坤(1)。君子以厚德載物。

(1)地形不順,其勢順。

初六:履霜,堅冰至(1)。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1)始於履霜,至於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陰之為道,本於卑弱而後積著者也,故取“履霜”以明其始。陽之為物,非基於始以至於著者也,故以出處明之,則以初為潛。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1)。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2)。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1)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營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無不利”。 (2)動而直方,任其質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1)。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2)。

(1)三處下卦之極,而不疑於陽,應斯義者也。不為事始,須唱乃應,待命乃發,含美而可正者也,故曰“含章可貞”也。有事則從,不敢為首,故曰“或從王事”也。不為事主,順命而終,故曰“無成有終”也。 (2)知慮光大,故不擅其美。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1)。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1)處陰之卦,以陰居陰,履非中位,無“直方”之質,不造陽事,無“含章”之美,括結否閉,賢人乃隱。施慎則可,非泰之道。

六五:黃裳元吉(1)。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2)。

(1)黃,中之色也,裳,下之飾也。“坤”為臣道,美盡於下。夫體無剛健而能極物之情,通理者也。以柔順之德,處於盛位,任夫文理者也。垂黃裳以獲元吉,非用武者也。極陰之盛,不至疑陽,以“文在中”,美之至也。 (2)用黃裳而獲元吉,以“文在中也”。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1)。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1)陰之為道,卑順不盈,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陽之地,陽所不堪,故“戰於野”。

用六:利永貞(1)。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2)。

(1)用六之利,“利永貞”也。 (2)能以永貞大終者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1)。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1)動之方直,不為邪也。柔而又圓,消之道也。其德至靜,德必方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1)。為其嫌於無陽也,為其嫌於非陽而戰。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2),故稱“血”焉(3)。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1)辯之不早,疑盛乃動,故“必戰”。 (2)猶未失其陰類,為陽所滅。 (3)猶與陽戰而相傷,故稱血。

上經乾傳卷一 屯

屯:元亨,利貞(1)。勿用有攸往(2),利建侯(3)。

(1)剛柔始交,是以“屯”也。不交則否,故屯乃大亨也。大亨則無險,故“利貞”。 (2)往,益“屯”也。 (3)得主則定。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1)。雷雨之動滿盈(2)。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3)。

(1)始於險難,至於大亨,而後全正,故曰“屯,元亨利貞”。 (2)雷雨之動,乃得滿盈,皆剛柔始交之所為。 (3)“屯”體不寧,故利“建侯”也。“屯”者,天地造始之時也,造物之始,始於冥昧,故曰“草昧”也。處造始之時,所宜之善,莫善“建侯”也。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1)。

(1)君子經綸之時。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1)。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2)。以貴下賤,大得民也(3)。

(1)處屯之初,動則難生,不可以進,故“磐桓”也。處此時也,其利安在?不唯居貞建侯乎?夫息亂以靜,守靜以侯,安民在正,弘正在謙。屯難之世,陰求於陽,弱求於強,民思其主之時也。初處其首而又下焉。爻備斯義,宜其得民也。 (2)不可以進,故“磐桓”也。非為宴安棄成務也,故“雖磐桓,志行正也”。 (3)陽貴而陰賤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1)。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1)志在乎“五”,不從於初。屯難之時,正道未行,與初相近而不相得,困於侵害,故屯邅。“屯”時方屯難,正道未通,涉遠而行,難可以進,故曰:“乘馬班如”也。寇謂初也。無“初”之難,則與“五”婚矣,故曰“匪寇婚媾”也。“志在於五”,不從於初,故曰“女子貞不字”也。屯難之世,勢不過十年者也。十年則反常,反常則本志斯獲矣。故曰“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1)。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1)三既近五而無寇難,四雖比五,其志在初,不妨已路,可以進而無屯邅也。見路之易,不揆其志,五應在二,往必不納,何異無虞以從禽乎?雖見其禽而無其虞,徒入於林中,其可獲乎?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1)。

《象》曰:求而往,明也(2)。

(1)二雖比初,執貞不從,不害已志者也。求與合好,往必見納矣。故曰“往吉,無不利”。 (2)見彼之情狀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1)。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1)處屯難之時,居尊位之上,不能恢弘博施,無物不與,拯濟微滯,亨於群小,而系應在二,屯難其膏,非能光其施者也。固志同好,不容他間,小貞之吉,大貞之凶。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1)。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1)處險難之極,下無應援,進無所適,雖比於五,五屯其膏,不與相得,居不獲安,行無所,適窮困闉厄,無所委仰,故“泣血漣如”。

上經乾傳卷一 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1)。利貞(2)。

(1)“筮”,筮者決疑之物也。童蒙之來求我,欲決所惑也。決之不一,不知所從,則復惑也。故初筮則告,再、三則瀆。瀆,蒙也。能為初筮,其唯二乎?以剛處中,能斷夫疑者也。 (2)“蒙”之所利,乃利正也。夫明莫若聖,昧莫若蒙。蒙以養正乃聖功也。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矣。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1)。“蒙,亨”,以亨行,時中也(2)。“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3)。初筮告,以剛中也(4)。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1)退則困險,進則閡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 (2)時之所願,惟願“亨”也。以亨行之,得“時中”也。 (3)“我”謂非“童蒙”者也。非“童蒙”者,即陽也。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諮於暗。故《蒙》之為義,“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童蒙之來求我,志應故也。 (4)謂二也。二為眾陰之主也,無剛決中,何由得初筮之告乎?

《象》曰:山下出泉,蒙(1)。君子以果行育德(2)。

(1)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 (2)“果行”者,初筮之義也。“育德”者,養正之功也。

初六:發矇,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1)。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2)。

(1)處蒙之初,二照其上,故蒙發也。蒙發疑明,刑說當也。“以往吝”,刑不可長。 (2)刑人之道,道所惡也。以正法制,故刑人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1)。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1)以剛居中,童蒙所歸,包而不距則遠近鹹至,故“包蒙吉”也。婦者,配已而成德者也。體陽而能包蒙,以剛而能居中,以此納配物莫不應,故“納婦吉”也。處於卦內,以剛接柔,親而得中,能幹其任,施之於子,克家之義。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1)。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1)童蒙之時,陰求於陽,晦求於明,各求發其昧者也。六三在下卦之上,上九在上卦之上,男女之義也。上不求三而三求上,女先求男者也。女之為體,正行以待命者也。見剛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施之於女,行在不順,故“勿用取女”,而“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1)。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2)。

(1)獨遠於陽,處兩陰之中,闇莫之發,故曰“困蒙”也。困於矇昧,不能比賢以發其志,亦以鄙矣,故曰“吝”也。 (2)陽稱實也。

六五:童蒙吉(1)。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2)。

(1)以夫陰質居於尊位,不自任察而委於二,付物以能,不勞聰明,功斯克矣,故曰“童蒙吉”。 (2)委物以能,不先不為,“順以巽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1)。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1)處蒙之終,以剛居上,能擊去童蒙,以發其昧者也,故曰“擊蒙”也。童蒙原發而已能擊去之,合上下之願,故莫不順也。為之捍禦,則物鹹附之。若欲取之,則物鹹叛矣,故“不利為寇,利禦寇”也。

熱門搜尋
夢到去嫖妓沒錢好不好 做夢抱著自己的孫子旅遊意味著什麼 鄭鵬 樹綠 夢到重複大蟲子鑽好不好 解夢磨豆漿好不好 做夢男人脫鞋意味著什麼 做夢自己給死人指路意味著什麼 夢到自己右眼沒有瞳孔好不好 解夢作文好不好 夢到馬拉車好不好 空墳 夢到救人卻是害我的好不好 做夢白色車從衚衕開出來意味著什麼 社群 夢到和老公媽因為自己孩子吵架好不好 做夢好多人戴孝意味著什麼 做夢夢到澳洲 夢見雷電交加發大水是什麼意思 做夢自己和嫂子吵架意味著什麼 做夢養了一隻羊意味著什麼 夢到螃蟹是生女孩胎夢 做夢妖怪要吃我意味著什麼 做夢在樓頂上恐高而自己跑下來意味著什麼 做夢揀核桃又分給別人兩個意味著什麼 夢到別人幫我擦皮鞋好不好 房簷 解夢高速公路好不好 立冬為什麼要吃餃子 向日葵開花 夢見打死黃蜂是什麼意思 夢到自己愛過但不愛自己的人好不好 伊川 夢到舊同桌好不好 夢見捉魚沒穿衣服是什麼意思 吃啥 做夢人子梯倒了意味著什麼 夢見井水長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天空出現異想是什麼意思 做夢親人落水欲意味著什麼 夢到背小女孩女好不好 夢到好友生雙胞胎好不好 做夢和死去女兒講話意味著什麼 做夢坐長途車去外地意味著什麼 夢到落水三次好不好 夢到醉酒開車好不好 做夢自己被捅幾刀意味著什麼 夢見很多條蛇纏身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