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星座 風水 八字 相術 占卜 解夢 測試 熱門話題 生肖運勢
當前位置:人生運勢站 > 占卜 > 周易算命

《周易集解》卷一

欄目: 周易算命 / 釋出於: / 人氣:2.46W

卷一

《周易集解》卷一

(乾下乾上)。乾:元、享、利、貞。

案:《說卦》:乾,健也。言天之體以健為用,執行不息,應化無窮,故聖人則之。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故名乾,不名天也。

《子夏傳》曰: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乾稟純陽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和諧、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故曰“元、亨、利、貞”矣。

初九:潛龍勿用。

崔覲曰:九者,老陽之數,動之所佔,故陽稱焉。潛,隱也。龍下隱地,潛德不彰,是以君子韜光待時,未成其行。故曰“勿用”。

《子夏傳》曰:龍,所以象陽也。

馬融曰:物莫大於龍,故借龍以喻天之陽氣也。初九,建子之月。陽氣始動於黃泉,既未萌芽,猶是潛伏,故曰“潛龍”也。

沈驎士曰:稱龍者,假象也。天地之氣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龍之為物,能飛能潛,故借龍比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潛伏,故言“勿用”。

幹寶曰:位始,故稱初。陽重,故稱九。陽在初九,十一月之時,自復來也。初九,甲子天正之位,而乾元所始也。陽處三泉之下,聖德在愚俗之中,此文王在羑里之爻也。雖有聖明之德,未被時用,故曰“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王弼曰: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雖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則不彰,三則乾乾,四則或躍,上則過亢。利見大人,唯二五焉。

鄭玄曰:二於三才為地道,地上即田,故稱“田”也。

幹寶曰:陽在九二,十二月之時,自臨來也。二為地上,田在地之表,而有人功者也。陽氣將施,聖人將顯,此文王免於羑里之日也。故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鄭玄曰:三於三才為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

虞翻曰:謂陽息至三,二變成離。離為日,坤為夕。

荀爽曰:日以喻君。謂三居下體之終,而為之君,承乾行乾,故曰“乾乾”。夕惕以喻臣。謂三臣於五,則疾修柔順,危去陽行,故曰“無咎”。

幹寶曰:爻以氣表,繇以龍興,嫌其不關人事,故著君子焉。陽在九三,正月之時,自泰來也。陽氣始出地上,而接動物。人為靈,故以人事成天地之功者,在於此爻焉。故君子以之憂深思遠,乾夕匪懈。仰憂嘉會之不序,俯懼義和之不逮。反覆天道,謀始反終。故曰“終日乾乾”。此蓋文王反國大理其政之日也。凡無咎者,憂中之喜,善補過者也。文恨早耀,文明之德,以蒙大難,增修柔順,以懷多福,故曰“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崔覲曰:言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於時。猶龍自試躍天,疑而處淵。上下進退,非邪離群。故“無咎”。

幹寶曰:陽在九四,二月之時,自大壯來也。四虛中也。躍者,暫起之言,既不安於地,而未能飛於天也。四,以初為應。淵,謂初九甲子,龍之所由升也。或之者,疑之也。此武王舉兵孟津,觀釁而退之爻也。守柔順,則逆天人之應;通權道,則違經常之教。故聖人不得已而為之,故其辭疑矣。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鄭玄曰:五於三才為天道。天者,清明無形,而龍在焉,飛之象也。

虞翻曰:謂四已變,則五體離。離為飛,五在天,故“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也。謂若庖犧觀象於天,造作八卦,備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飛龍在天”。天下之所利見也。

幹寶曰:陽在九五,三月之時,自夬來也。五在天位,故曰“飛龍”。此武王克紂正位之爻也。聖功既就,萬物既睹,故曰“利見大人”矣。

上九:亢龍有悔。

王肅曰:窮高曰亢。知進忘退,故“悔”也。

幹寶曰:陽在上九,四月之時也。亢,過也。乾體既備,上位既終。天之鼓物,寒暑相報;聖人治世,威德和濟;武功既成,義在止戈。盈而不反,必陷於“悔”。案:以人事明之,若桀放於南巢,湯有慚德,斯類是也。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劉瓛曰:總六爻純陽之義,故曰“用九”也。王弼曰: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見群龍之義焉。夫以剛健而居人之首,則物之所不與也。以柔順而為不正,則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無首,坤利在永貞矣。

彖曰:

劉瓛曰:彖者,斷也,斷一卦之才也。

大哉乾元,

《九家易》曰:陽稱大。六爻純陽,故曰“大”。乾者純陽,眾卦所生,天之象也。觀乾之始,以知天德,惟天為大,惟乾則之,故曰“大哉”。元者,氣之始也。

萬物資始,

荀爽曰:謂分為六十四卦,萬一千五百二十冊,皆受始於乾也。冊取始於乾,猶萬物之生稟於天。

乃統天。

《九家易》曰:乾之為德,乃統繼天道,與天合化也。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虞翻曰:已成既濟,上坎為雲,下坎為雨,故“雲行雨施”。乾以雲雨,流坤之形,萬物化成,故曰“品物流形”也。

大明終始,

荀爽曰:乾起坎,而終於離。坤起於離,而終於坎。離坎者,乾坤之家,而陰陽之府,故曰“大明終始”也。

六位時成,

荀爽曰:六爻隨時而成乾。

時乘六龍以御天。

侯果曰:大明,日也。六位,天地四時也。六爻效彼而作也。大明以晝夜為終始,六位以相揭為時成。言乾乘六氣而陶冶變化,運四時而統御天地,故曰“時乘六龍以御天”也。故《乾鑿度》曰:“日月終始萬物”,是其義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劉瓛曰:陽氣為萬物之所始,故曰“首出庶物”。立君而天下皆寧,故曰“萬國咸寧”也。

《象》曰:

案:象者,象也,取其法象卦爻之德。

天行健,

何妥曰:天體不健,能行之德健也。猶如地體不順,承弱之勢順也。所以乾卦獨變名為健者。宋衷曰:晝夜不懈,以健詳其名。餘卦各當名,不假於詳矣。

君子以自強不息。

虞翻曰:君子謂三。乾健,故強。天一日一夜過週一度,故自強不息。老子曰:自勝者強。

幹寶曰:言君子通之於賢也。凡勉強以進德,不必須在位也。故堯舜一日萬機,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終夜不寢,顏子欲罷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強不息”矣。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荀爽曰:氣微位卑,雖有陽德,潛藏在下,故曰“勿用”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荀爽曰:見者,見居其位。田,謂坤也。二當升坤五。故曰“見龍在田”。大人,謂天子。見據尊位,臨長群陰,德施於下,故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虞翻曰:至三體復,故“反覆道”,謂否泰反其類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荀爽曰:乾者,君卦。四者,陰位。故上躍居五者,欲下居坤初,求陽之正。地下稱淵也。陽道樂進,故曰“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荀爽曰:飛者,喻無所拘。天者,首事造制。大人造法,見居天位,聖人作為萬物睹,是其義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九家易》曰:陽當居五,今乃居上,故曰“盈”也。亢極失位,當下之坤三,故曰“盈不可久”,若太上皇者也。下之坤三,屈為諸侯,故曰“悔”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宋衷曰:用九,六位皆九,故曰“見群龍”。純陽則天德也。萬物之始,莫能先之,不可為首。先之者凶,隨之者吉,故曰“無首,吉”。

《文言》曰:

劉瓛曰:依文而言其理,故曰“文言”。

姚信曰:乾坤為門戶。文說乾坤,六十二卦皆放焉。

元者,善之長也。

《九家易》曰:乾者,君卦也。六爻皆當為君,始而大通,君德會合,故元為“善之長也”。

亨者,嘉之會也。

《九家易》曰:通者,謂陽合而為乾。眾善相繼,故曰“嘉之會也”。

利者,義之和也。

荀爽曰:陰陽相合,各得其宜,然後利矣。

貞者,事之幹也。

荀爽曰:陰陽正而位當,則可以幹舉萬事。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何妥曰:此明聖人則天,合五常也。仁為木,木主春,故配元為四德之首。君子體仁,故有長人之義也。

嘉會,足以合禮;

何妥曰:禮是交接會通之道,故以配通。五禮有吉凶賓軍嘉,故以嘉合於禮也。

利物,足以和義;

何妥曰:利者,裁成也。君子體此利以利物,足以合於五常之義。

貞固,足以幹事。

何妥曰:貞,信也。君子貞正,可以委任於事。故《論語》曰:敬事而信,故幹事而配信也。

案:此釋非也。夫在天成象者,乾元、亨、利、貞也。言天運四時,以生成萬物。在地成形者,仁、義、禮、智、信也。言君法五常,以教化於人。元為善長,故能體仁。仁主春生,東方木也。亨為嘉會,足以合禮。禮主夏養,南方火也。利為物宜,足以和義。義主秋成,西方金也。貞為事幹,以配於智。智主冬藏,北方水也。故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則智之明證矣。不言信者,信主土,而統屬於君。故中孚雲:信及豚魚,是其義也。若首出庶物,而四時不忒者,乾之象也。厚德載物,而五行相生者,土之功也。土居中宮,分王四季,亦由人君無為皇極,而奄有天下。水火金木,非土不載。仁義禮智,非君不弘。信既統屬於君,故先言乾。而後不言信,明矣。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幹寶曰:夫純陽,天之精氣。四行,君之懿德。是故乾冠卦首,辭表篇目,明道義之門在於此矣,猶春秋之備五始也。故夫子留意焉。然則體仁正已,所以化物;觀運知時,所以順天;氣用隨宜,所以利民;守正一業,所以定俗也。亂則敗禮其教淫;逆則拂時,其功否;錯則妨用,其事廢;忘則失正,其官敗。四德者,文王所由興。四愆者,商紂所由亡。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何妥曰:夫子假設疑問也。後五爻皆放此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

何妥曰:此直答言聖人有隱顯之龍德。今居初九窮下之地,隱而不見,故云“勿用”矣。

不易世,

崔覲曰:言據當潛之時,不易乎世而行者,龍之德也。

不成名。

鄭玄曰:當隱之時,以從世俗,不自殊異,無所“成名”也。

遁世無悶,

崔覲曰:道雖不行,達理“無悶”也。

不見是而無悶。

崔覲曰:世人雖不已是,而已知不違道,故“無悶”。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虞翻曰:陰出初震,為樂為行,故“樂則行之”。坤死稱憂,隱在坤中,遁世無逆流,故“憂則違之”也。

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虞翻曰:確,剛貌也。乾剛潛初,坤亂於上。君子弗用,隱在下位。確乎難拔,潛龍之志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虞翻曰:中下之中,二非陽位,故明言能“正中”也。

庸言之信,

荀爽曰:處和應坤,故曰“信”。

庸行之謹。

《九家易》曰:以陽居陰位,故曰“謹”也。庸,常也。謂言常以信,行常以謹矣。

閒邪存其誠,

宋衷曰:閒,防也。防其邪而存誠焉。二在非其位,故以“閒邪”言之。能處中和,故以“存誠”言之。

善世而不伐,

《九家易》曰:陽升居五,處中居上,始以美德利天下。不言所利,即是不伐。故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此之謂也。

德博而化。

荀爽曰:處五據坤,故“德博”。群陰順從,故物“化”也。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虞翻曰:陽始觸陰,當升五為君。時舍於二,宜利天下。直方而大德,無不利。明言君德,地數始二。故稱“易曰”。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虞翻曰:乾為德,坤為業,以乾通坤,謂為“進德修業”。

宋衷曰:業,事也。三為三公,君子處公位,所以“進德修業”也。

忠信,所以進德也。

翟玄曰:忠於五,所以修德也。

崔覲曰:推忠於人,以信待物,故其德日新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荀爽曰:修辭謂“終曰乾乾”。立誠,謂“夕惕若厲”。居業,謂“居三”也。

翟玄曰:居三修其教令,立共誠信,民敬而從之。

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

翟玄曰:知五可至而“至之”,故可與行幾微之事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姚信曰:知終者,可以知始終。終謂三也。義者,宜也。知存知亡,君子之宜矣。

崔覲曰:君子,喻文王也。言文王進德修業,所以貽厥武王,至於九五。至於九五,可與進修意合,故言“知至至之”,可與言微也。知天下歸周,三分有二,以服事殷,終於臣道。終於臣道,可與進修意合,故言“知終終之,可與存義”。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虞翻曰:天道三才。一乾而以至三乾成,故為“上”。“夕惕若厲”,故“不驕”也。

在下位而不憂。

虞翻曰:“下位”謂初。隱於初,憂則違之,故“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王弼曰:惕,怵惕也。處事之極,失時敗廢,懈怠則曠。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荀爽曰:乾者,君卦。四者,臣位也。故欲上躍。居五下者,當下居坤初,得陽正位。故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荀爽曰:進,謂居五。退,謂居初。故“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崔覲曰:至公欲及時濟人,故“無咎”也。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

虞翻曰:謂震巽也。庖犧觀變而放八卦,雷風相薄,故“相應”也。

張璠曰:天者,陽也。君者,陽也。雷風者,天之聲。號令者,君之聲。明君與天地相應,合德同化,動靜不違也。

同氣相求。

虞翻曰:謂艮兌山澤通氣,故“相求”也。

崔覲曰:方諸與月,同有陰氣,相感則水生。陽燧與日,同有陽氣,相感則火出也。

水流溼,

荀爽曰:陽動之坤而為坎,坤者純陰,故曰“溼”也。

火就燥。

荀爽曰:陰動之乾而成離,乾者純陽,故曰:“燥”也。

虞翻曰:離上而坎下,水火不相射。

崔覲曰:決水先流溼,然火先就燥。

雲從龍,

荀爽曰:龍,喻王者。謂乾二之坤五為坎也。

虞翻曰:乾為龍,雲生天,故“從龍”也。

風從虎。

荀爽曰:虎,喻國君。謂坤五之乾二為巽,而從三也。三者,下體之君,故以喻國君。

虞翻曰:坤為虎,風生地,故“從虎”也。

聖人作而萬物睹。

虞翻曰:睹,見也。聖人則庖犧,合德乾五,造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五動成離,日出照物皆相見,故曰“聖人作而萬物睹”也。

陸績曰:陽氣至五,萬物茂盛,故譬以聖人在天子之位,功成製作,萬物鹹見之矣。

本乎天者親上,

荀爽曰:謂乾九二,本出於乾,故曰“本乎天”。而居坤五,故曰“親上”。

本乎地者親下,

荀爽曰:謂坤六五,本出於坤,故曰:“本乎地”。降居乾二,故曰“親下”也。

崔覲曰:謂動物親於天之動,植物親於地之靜。

則各從其類也。

虞翻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觸類而長”,故“各從其類”。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

荀爽曰:在上,故“貴”。失正,故“無位”。

高而無民,

何妥曰:既不處九五帝王之位,故“無民”也。夫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非王位,則民不隸屬也。

賢人在下位,

荀爽曰:謂上應三,三陽德正,故曰“賢人”。別體在下,故曰“在下位”。

而無輔,

荀爽曰:兩陽無應,故“無輔”。

是以動而有悔也。

荀爽曰:升極當降,故有“悔”。

潛龍勿用,下也。

何妥曰:此第二章,以人事明之。當帝舜耕漁之日,卑賤處下,未為時用,故云“下”。

見龍在田,時舍也。

何妥曰:此夫子洙泗之日,開張業藝,教授門徒,自非通舍,孰能如此。虞翻曰:二非王位,時暫“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何妥曰:此當文王為西伯之時,處人臣之極,必須事上接下,故言“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何妥曰:欲進其道,猶復疑惑。此當武王觀兵之日,欲以試觀物情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何妥曰:此當堯、舜冕旒之日,以聖德而居高位,在上而治民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案:此當桀、紂失位之時。亢極驕盈,故致悔恨窮斃之災禍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案:此當三皇五帝禮讓之時。垂拱無為,而天下治矣。

王弼曰: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陽也。陽,剛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剛直,放遠善柔,非天下之至治,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則“正下治也”。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龍之為德,不為妄者也。潛而勿用乎?必窮處於下也。見而在田,必以時之通舍也。以爻為人,以位為時,人不妄動,則時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則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何妥曰:此第三章,以天道明之。當十一月,陽氣雖動,猶在地中,故曰“潛龍”也。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案:陽氣上達於地,故曰“見龍在田”。百草萌牙孚甲,故曰“文明”。

孔穎達曰:先儒以為九二當太蔟之月,陽氣見地。則九三為建辰之月,九四為建午之月,九五為建申之月,上九為建戌之月,群陰既盛,上九不得言與時偕極。先儒此說,於理稍乖。此乾之陽氣漸生,似聖人漸進,宜據十一月之後,建巳之月已來。此九二爻當建醜建寅之間,於時地之萌牙物有生者,即是陽氣發見之義也。但陰陽二氣,共成歲功。故陰興之時,仍有陽在;陽生之月,尚有陰氣。所以六律六呂,陰陽相關,取象論義,與此不殊也。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何妥曰:此當三月。陽氣浸長,萬物將盛,與天之運俱行不息也。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何妥曰:此當五月。微陰初起,陽將改變,故云“乃革”也。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何妥曰:此當七月。萬物盛長,天功大成,故云“天德”也。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何妥曰:此當九月。陽氣大衰,向將極盡,故云“偕極”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何妥曰:陽消,天氣之常。天象法則,自然可見。

王弼曰:此一章全說天氣以明之也。九,剛直之物,唯乾體能用之。用純剛以觀天,天則可見矣。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虞翻曰:乾始開通,以陽通陰,故始通。

利貞者,性情也。

幹寶曰:以施化利萬物之性,以純一正萬物之情。

王弼曰:不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乾始而以美利利天下,

虞翻曰:美利謂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故“利天下”也。

不言所利,大矣哉!

虞翻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故利者大也。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崔覲曰:不雜曰純,不變曰粹。言乾是純粹之精,故有剛、健、中、正之四德也。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陸績曰:乾六爻發揮變動,旁通於坤;坤來入乾,以成六十四卦,故曰“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

《九家易》曰:謂時之元氣,以王而行,履涉眾爻,是“乘六龍”也。

以御天也。

荀爽曰:御者,行也。陽升陰降,天道行也。

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荀爽曰:乾升於坤,曰“雲行”。坤降於乾,曰“雨施”。乾坤二卦,成雨既濟。陰陽和均,和而其正,故曰“天下平”。

君子以成德為行,

幹寶曰:君子之行,動靜可觀,進退可度,動以成德,無所苟行也。

日可見之行也。

虞翻曰:謂初。乾稱君子。陽出成為上德,雲行雨施則成離,日新之謂上德,故“日可見之行”。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荀爽曰:“隱而未見”,謂居初也,“行而未成”,謂行之坤四。陽居陰位,未成為君。乾者,君卦也。不成為君,故不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

虞翻曰:謂二。陽在二。兌在口;震為言,為講論;坤為文,故“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兌象,君子以朋友講習。

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虞翻曰:震為寬,仁為行,謂居寬行仁,德博而化也。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虞翻曰:重言君德者,大人善世不伐。信有君德,後天而奉天時,故詳言之。

九三:重剛而不中。

虞翻曰:以乾接乾,故“重剛”。位非二五,故“不中”也。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何妥曰:上不及五,故云“不在天”。下已過二,故云“不在田”。處此之時,實為危厄也。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何妥曰:處危懼之地,而能乾乾懷厲,至夕猶惕,乃得“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

案:三居下卦之上,四處上卦之下,俱非得中,故曰“重剛而不中”也。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

侯果曰:案下《系》:易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兼三才而兩之,謂兩爻為一才也。初兼二,地也。三兼四,人也。五兼六,天也。四是兼才,非正,故言“不在人”也。

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虞翻曰:非其位,故疑之也。

夫大人者,

《乾鑿度》曰:聖明德備,曰“大人”也。

與天地合其德,

荀爽曰:與天合德,謂居五也。與地合德,謂居二也。

案:謂撫育無私,同天地之覆載。

與日月合其明,

荀爽曰:謂坤五之乾二成離,離為日。乾二之坤五為坎,坎為月。

案:威恩遠被,若日月之照臨也。

與四時合其序,

翟玄曰:乾坤有訊息,從四時來也。

又案:賞罰嚴明,順四時之序也。

與鬼神合其吉凶,

虞翻曰:謂乾神合吉,坤鬼合凶,以乾之坤,故“與鬼神合其吉凶”。

案:禍淫福善,葉鬼神之吉凶矣。

先天而天弗違,

虞翻曰:乾為天、為先。大人在乾五,乾五之坤五,天象在先。故“先天而天弗違”。

崔覲曰:行人事,合天心也。

後天而奉天時。

虞翻曰:奉,承行。乾四之坤初成震,震為後也,震春兌秋,坎冬離夏,四時象具。故“後天而奉天時”。謂承天時,行順也。

崔覲曰:奉天時佈政,聖政也。

天且弗違,況於人乎?

荀爽曰:人謂三。

況於鬼神乎?

荀爽曰:神謂天,鬼謂地也。

案:大人惟德動天,無遠不屆。鬼神饗德,夷狄來賓。人神葉從,猶風偃草,豈有違忤哉。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

荀爽曰:陽位在五,今乃居上,故曰“知進而不知退”也。

知存而不知亡,

荀爽曰:在上當陰,今反為陽,故曰“知存而不知亡”也。

知得而不知喪,

荀爽曰:得謂陽,喪謂陰。

案,此論人君驕盈過亢,必有喪亡。若殷紂招牧野之災,太康遘洛水之怨,即其類矣。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荀爽曰:進謂居五。退謂居二。存謂五,為陽位。亡謂上,為陰位也。再出聖人者,上聖人謂五,下聖人謂二也。

案:此則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言大寶聖君,若能用九天德者,垂拱無為,芻狗萬物,生而不有,功成不居,百姓日用而不知,豈荷生成之德者也。此則三皇五帝,乃聖乃神,保合太和,而天下自治矣。今夫子《文言》再稱聖人者,嘆美用九之君,能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故得“大明終始,萬國咸寧,時乘六龍,以御天也”。斯即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是其義也。

崔覲曰:謂失其正者,若燕噲讓位於子之之類是也。

案:三王五伯,揖讓風頹,專恃干戈,遞相征伐,失正忘退,其徒實繁。略舉巨集綱,斷可知矣。

Tags:集解 周易
熱門搜尋
夢到考試分數很少好不好 夢見話素描畫了像小孩的玩具是什麼意思 夢到自己跳樓 夢見姐姐眼裡好多飛蟲是什麼意思 做夢吃死貓後吐意味著什麼 選自 解夢被別人用水衝好不好 夢到腦袋扎洞流血後人死了好不好 夢到兒子被水淹 運較 做夢女人小孩意味著什麼 夢見哥哥家樓下的地上有水是什麼意思 夢到衣服找不到好不好 夢到自己的親人摔傷了好不好 做夢床邊有黑影用冰冷的手意味著什麼 錢荒 做夢去上學讀書意味著什麼 做夢孩子寺廟金光閃閃意味著什麼 夢見飛蛾纏身是什麼意思 夢到和情婦過性生活好不好 新專輯 外衝 夢見出車禍我救人是什麼意思 夢到挖到銀子好不好 夢到晚上在地裡拾一籃子花生好不好 解夢閻王好不好 夢到馿下仔好不好 舒與 做夢於姑姑做愛意味著什麼 夢見樓梯上有個破碗是什麼意思 夢到雷電風雨 夢到頭髮掉了一大塊 我斷 做夢別人家房子很漂亮意味著什麼 做夢自已大便了一褲襠意味著什麼 夢到房屋倒塌大水爛泥丟錢包好不好 夢到初戀和車子好不好 早婚 夢到砍蛇頭好不好 夢到浴室滿水好不好 夢到打牌贏的是貨物的單子好不好 做夢世界末日時趕到韓國的山上意味著什麼 夢到情人的小嘰嘰沒有了好不好 清心寡慾 女兒被水淹死了 夢到別人手被燙好不好 夢到未來老婆婆好不好 做夢夢到好多人來我家吃飯